笔趣阁 > 不周山玉手札:江南妖事 > 第六章 祝祷仙(上)

第六章 祝祷仙(上)


  刘府事发,刘氏族内暗流涌动。刘氏以兵战起家,家风一向刚强磊落。家主豢养邪物,迫害亲子,简直是把刘氏百年的名声扔进了污泥地里泡着。早有年轻些的族人按捺不住,暗地里筹划站队刘怅之事。要靠邪术支撑自己的疯癫家主,与如日初升的少年宗子,傻子都知道怎么选。按下不提。

  只是璞之那日被刘氏家主的鞭子蹭了一下,受了点皮外伤,回家被希夫人哭着骂了一顿。连现之都吃了挂落。之后便不大找得到机会出门。刘怅心中挂念,眼巴巴地等了十来日,往王府递了探望的帖子也毫无动静。他虽然自立了门户,但璞之却是依家族而居,行动远不如他随意。希夫人心疼兼之生气,迁怒于刘怅,就不让璞之再接他的帖子。

  两人便一连大半个月见不上面。璞之倒也罢了,刘怅却在府中愈发阴沉古怪。他虽然一贯独来独往,对家仆也不苛刻,府中人却还是被他那满身生人勿进的样子吓得避道而行。

  这天却是王绍夫妻要带现之去会稽郡拜会家中几位族老。璞之喘疾正犯着,王紹夫妻不愿意让她出门奔波。因此嘱咐再三,将她留在家中,说父母兄长不出几日便会回家。又怕家中无人,因此想让璞之的某一位嫂子来府中掌事,也好照看璞之。璞之心中正好有个打算,一听说嫂子要来盯着自己,吓得头疼,忙找理由哄了父母,说自己一定会循规蹈矩,哥哥们家中一天都离不开嫂子云云,好半天才求得王绍夫妻二人答应留她一人在家。

  原来她自从和刘怅一起除了跗骨怪之后,忧虑刘怅从小被那怪物吸食命元,一直想找法子替他修补运势。但她从前在蓬莱时学艺不精,这阵子在家翻遍了典籍才想出些眉目。人的运势,若因为异事有损,其实也并不是不能修补。但这些办法,不是需要百年一遇的天时地利,就是需要神仙机缘,哪里是随随便便就能遇上的。璞之想破了脑袋,才终于找出个勉强可以一试的法子。

  天地之间,有极为神秘的一族,名为祝祷仙。祝祷仙虽叫仙,其实是山林湖海间凝聚的祥和之气化形而成的灵体。这一族数目稀少,三十年一轮回。轮回当年的秋分之夜,祝祷仙就会从天地间灵气最盛之地化形。这一族化形后只有一夜之命,天明之时则化为金光,融入虚空,将世间的灵气融入天地之间。一旦三十年期满,祝祷仙又会重生,如此反复循环不止。

  祝祷仙这一族,其实犹如万物的信使一般,一向只往太虚中递送山野间一众生灵的祥和灵气。他们不干涉人间道,更极少替凡人祈愿。但凡人若有幸得遇祝祷仙,诚心祈愿,愿望也必定成真。只是这样的机缘,人间难得一遇,不然有违天道公平。

  王府家藏的典籍中,正好说到了一百二十年前有位术士,在昆仑山巅访仙之时得见了一位祝祷仙化形,趁机许愿自己修仙有成。这术士之后果然脱了肉体凡胎,修成了一个不老不死的地仙之身。

  这么算来,今年却正好将遇上祝祷仙重生化形之机。钱塘郡中,灵气充足,尤其以秋分夜时起潮的钱塘江为最。秋分之日的钱塘天下第一潮,万顷潮水奔流,正是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郡中若有祝祷仙,多半会在钱塘大潮起时化形。

  不论如何,这是值得一试的法子。若能遇见祝祷仙,祈愿刘怅平安,只怕就能抵消他被跗骨怪吸食命元之事。璞之便安排信任的家仆给刘怅递了条子,约他秋分之夜在府外相见,一同骑马去钱塘江边。

  刘怅心中不愿意璞之又冒险,但又极想见她,思量再三,终于还是拗不过璞之。璞之将家中打点好,在秋分夜间悄悄与刘怅碰头。刘怅一见了她,便想问她近来喘疾如何了。璞之却无心问答,披着一抖纯黑披风,骑在一匹枣骝色的河曲马上,催着刘怅出发。

  刘怅心中别扭,也不知是喜是忧,心道,怎地又是她替我打算,我堂堂七尺男儿气概,竟总没机会让她见识一二,如何是好…

  二人骑行直至深夜,才到了钱塘江边一个小村庄。

  这村内居民大多打鱼为生,今日因为有大潮,渔民都不出船。因此,此时的村中,不过只剩几户人家还亮着寥寥几盏灯火,大多都已入睡了。江边风疾浪高,恐惊了马,闹出事来。璞之与刘怅就在小村庄中下马,将马牵在村口桩上,步行至钱塘江边。

  此时已经是半夜,明月高悬。钱塘江潮水渐涨,江上轰然作响。刘怅不声不响,在璞之手臂上绑了一根绳索,拽在自己手中。

  璞之便切切嘱咐刘怅说,“务久,祝祷仙是世间最难得一见的灵体,三十年才一遇。我如今是肉身凡胎,一辈子可没几个三十年呢。一会儿若真能见到祝祷仙,千万要心无杂念,诚心祈求你自身平安,知道么?”

  刘怅终于见到璞之,心里高兴,哪里还顾得上自己命元亏损之事,嗯了一声,只盯着璞之看。几日不见,又骑行了良久,她脸色竟又苍白了些,想必是那喘疾折磨人。他心里闷闷地,一边替她拢紧身上的斗篷,一边低声问说,“这几天又犯喘么?必定是那日驱怪闹的。不怪你母亲生气。”璞之摇头说,“本就是我命里带来的喘疾,与你无关。”她全神贯注,只凝视月色下的江潮。

  钱塘江两岸,寂静无人,唯有江上潮水轰流翻滚,一路向东入海。夜风凛凛,吹得二人衣摆迎风飞舞。此时天地间,似乎只有刘怅与璞之二人而已。璞之一心凝视江面,刘怅却看着璞之侧影入了神,心道,如果能一直和她在这江边站着,实在是强过做什么士族宗子百倍。

  二人沉默良久。不知多久过去,璞之突然轻轻惊呼一声,退后一步。江边风疾浪高,此时又正值潮起,璞之这一退,身子站立不稳,几乎摔倒。被刘怅眼疾手快紧紧抱住,将她搂到身边,急问说,“怎么?伤到哪里了?”璞之惊魂未定,攥着刘怅的袖子,道,“无碍,只是这大潮冲过来时夹着风,一时没站稳。你看那边那道金光。”

  钱塘潮起之时,不知多少世人因贪看潮水而被巨浪卷入江中,危险无比。刘怅细看璞之并没受伤,这才放下心来,发现她正侧着身子被自己搂在怀中。她身子纤细温软无比,侧脸睫毛长如蝶翼,呼吸间幽香袭人。刘怅脸上腾地一热,心跳如鼓,浑身都僵住似地,不想松手。

  璞之心思却全不在此,一双杏眼闪闪发亮,盯着了江面上那一丝隐约的金光。刘怅顺她目光看去,果然见到滔天巨潮之中,那一丝金光丝毫不受潮水与狂风影响,稳稳地自江面上缓缓升起,与月光辉映。

  那便是凝结了天地灵气,要化形前的祝祷仙了。璞之向前几步,手中结印,口中默念出一道安四方咒。此咒澄净元神,又向四方福德正神祝祷,可以使念咒之人心澄如水,内心光明。

  刘怅由她施展,一言不发,将她手臂上系的绳索紧紧抓住。

  


  https://www.biqivge.com/book/10957993/63904384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