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不周山玉手札:江南妖事 > 第一章 唇齿相依

第一章 唇齿相依


  汉亡后近百年,三国亦亡。西晋末年,人间又历永嘉之乱。高门士族因此纷纷随东晋南渡。国朝交替之间,天下的风流荟萃,都汇聚在江南。东晋开朝后不过几十年间,江南已成为人间最繁华之处。

  红尘熙攘之间,人间此地的气运渐成大势,惊动诸界。不但仙人瞩目,各方妖灵精怪也都受到江南气运所感召,纷纷趋往当地化形入世。

  妖灵精怪化形入世,大多是求一个历练,以期早日修得正道。但人间此时历经数朝战乱,时局仍然动荡不稳。红尘中,世人嗔痴爱恨惧各种杂念纠缠,浊气在人间道上空翻腾不休。因此,江南当下的气运虽是应运了天命流转而来,却有些缠绵不净,与秦汉时国朝一统的一派浩然正气不同。此时世间的一众妖精鬼怪既然是承了这缠绵的人间气运化形,难免也被卷入这红尘中的种种痴怨之事中,再也难以回到山林河海之中修行正道。

  这股缠绵之气越演愈烈,引得做人的在浊世中执念愈深,为妖的也逐渐误了修行之道,陷在红尘中苦苦纠缠,无法脱身。这江南本来是人间最灵秀之地,如今却因为人、妖二道之间界限混乱而被冤孽情债萦绕,如同明珠蒙尘,生生地波及三界,惹出无数祸事来。

  好在有浮于东方虚空之上的蓬莱,瀛洲,方壶三座仙岛,岛上仙人素来关照人间。自上古以来,三岛仙人奉了女娲嘱托,守人间精怪之事千百余年,好让各道之间互不干扰。江南一带近年来人、妖二道的异样,已引得三仙岛侧目。岛上诸仙人,正在静待天机指示,只等天命指定之人出现,去平定两道之乱。

  这三座仙岛,是盘古祖神开辟天地后的天地灵气升到东方虚空之中所化。仙岛以云海为托,浮在九天略下,尘世之上,只有日月星辰照耀,而不受风暴雷雨之扰。三仙岛中以蓬莱为首,岛间以白玉阶梯相连,凤凰鸾鸟环飞,麒麟瑞兽往来。无数仙圣,在岛上守护大道,并与天地同寿。

  时下人间境内,东海边的钱塘郡中,也是高门士族聚居。江南一带大多比邻东海,自秦汉始,修仙术士往来前去蓬莱寻仙问道者就如过江之鲫,不计其数。蓬莱神迹亦常在东南一带显现,使得几十年来人间广受庇佑,且海晏河清。因而江南全境,对蓬莱仙人信仰极深。蓬莱仙界,一边受着人间敬仰,一边又照看人间,故而蓬莱、人间两界之间,可以称得上是唇齿相依。

  钱塘郡诸多士族之中,以王、谢二族为首。这两家累世簪缨,国之栋梁、文人才俊层出不穷,皆是一时俊杰。百年的王氏传承到了这一辈,不知怎么得了极神奇的因果,与蓬莱结了仙缘。王氏族里的王紹夫妻,本来已有六子。到了将近三十岁上,竟又喜得一女。这女儿乃是由蓬莱仙人在梦中送来,言明托养在王家。

  原来是有一日王紹夫妻二人踏春出行,漫步行至西湖边的紫阳山前。此地有一座蓬莱神殿,不知是何年何月郡中百姓集资所建,如今也一向是众人合力管着,时常照料。这神殿虽不大,但向来于护佑平安一事上极灵验,且不设香坛,亦不必还愿。因此不但往来求平安之人众多,更有无数自发前来跪谢神仙庇佑恩情之人。王绍夫妻便看见有一妇人,抱着一个三四岁的女童,在那神庙前贩卖些果子。

  王绍之妻希夫人看着她母女二人,便叹说,“我二人,已有六子,其实是无有不足的了。只是我见这女孩儿实在玉雪可爱,羡慕得很。”王绍点头称是,脸上略有些憾色,也说,“若能得一女,莫说我二人家中尚可,便是家中只如那些寻常百姓一般,我们也必是亲自教养,样样先着紧着她的”。二人相视一笑,互知心意,便一起跪去那蓬莱神殿中,默默发愿。

  是夜,夫妻二人就同时得了蓬莱仙人入梦。那仙人紫气环体,将一块璞玉掷入他二人怀中,道,“既如此,此女便托在你家!”又向二人嘱咐了两句秘之又秘的天机。两个月后,希夫人果然就诊出有孕。夫妻二人便知道这定是仙人送来的那一女了,不免喜不自胜。

  这女孩儿出生之日,天现异象。蓬莱仙人前来在王府上空的云海中显露真身,神姿庄严,正是一位金身的上神。仙人虽然在虚空中不言不语,但亲手在王府设下一盏金光结界。这结界从此每夜守护王府,所有人、妖、鬼、怪,都只能出不能进。使王府夜间不受侵扰。只是这女孩在王氏养到十三四岁,却听说得了喘疾,渐渐地不大能出门。王紹夫妇四处寻医问药,将江南一带的名医都请遍了,女儿的喘疾却毫无起色。

  好在王家是百年的世家大族,王绍夫妻二人又喜读老庄之道,秉性洒脱。这王家女儿便没有被养成那一派病恹恹的习气。

  钱塘郡中与王氏比邻而居的,还有一族自南阳迁来的刘氏。刘氏也曾是底蕴深厚的世家,在前朝鼎盛时几乎可与王、谢比肩。但刘氏以兵战起家,损伤了家族福德,尤其在子嗣一事上极其艰难。数十代下来,传至本朝,刘氏在钱塘郡的嫡枝已经唯有一子而已,单名一个怅然的怅字。

  这一代刘氏家主的妻子、刘怅的母亲温氏是钱塘郡中本地的巨富之家出身,但先天积弱,婚后便一直缠绵于病榻。她不愿刘氏无后,强撑着为丈夫生下一子。但产后不久就因失调之症而药石无医,含恨而逝。刘氏家主心碎无比,竟然迁怒于儿子,认定了是他害得爱妻西去。因此,将儿子取名为刘怅。这个怅字,正是代表自己失去妻子的怅然之意。刘氏家主对刘怅憎恶之深,一见之则怒骂其为妖孽祸子,拳打脚踢不停。刘怅也是个古怪性子,自牙牙学语时就既不落泪,也不求饶,只对父亲族人冷眼相对。这父子二人,倒似一对生死仇人。合族亲友都惊讶不解,逐渐地就传说这刘怅天生的命格古怪,六亲不全。

  可怜这刘怅虽然是士族嫡枝宗子,但孤孤单单,既无母亲照拂,又受父亲憎恨,家族中更没个兄弟姐妹。刘怅的母族温氏更是人丁凋零,这一代除了他,竟也是没有人了,空给他留下无数产业而已。因此,刘怅命格之说就逐渐被好事之人传开去,说他克父克母,又给他安了一个“孤刘”的称号。因此刘怅尽管是百年刘氏一族的宗子,又坐拥巨富的温氏,却自小养成了个最孤僻阴沉的性格。

  待到刘怅长到十四岁上时,仍迟迟没有取字。刘氏族老见闹得不像样,苦劝了家主,说,虽然此子不为家主所喜爱,但总归是钱塘嫡枝唯一的宗子。刘氏宗子身份贵重,与别人不同,原该在满十三岁时就取字。一是昭告天下替宗子正身之意,二则是向天下宣告刘氏有后。宗族无后,乃灭顶之灾。如今刘怅作为宗子却只有名而无字,这是百年没有的奇事,更要被天下、士族耻笑。刘氏合族也脸上无光。

  刘氏家主这才不情不愿,也不择吉日,只在当月十五日开了宗祠,随意请了几个族老见证。这半大的刘怅也是个狠人,着一身玄衣前来,也不跪拜父亲,也不拜见族老,只冷笑着在宗祠正中将双手一挽,随意站定。他虽然才十四岁,已经身量颇高,肩宽腿长,只比魁梧的刘氏家主略矮半个头而已。他长相结合父母二人的优点,肤色白皙,面庞轮廓鲜明如刀刻一般。又剑眉星目,鼻梁挺直,相貌出众到竟可以用“美貌”一词来形容。只是他身材消瘦,脸上也一片冷漠阴沉之气,使人常常忽略了他清俊至极的长相,而只顾着畏惧他性格古怪。

  刘氏家主一边盯着刘怅,双目中燃着一片熊熊仇恨憎恶之意,一边沉声着向诸位族老道,“吾为不使宗族蒙羞,今日才勉强替此妖子赐字。字为勿久。切勿之勿,永久之久。”

  此言一出,就算祠中坐着的族老一贯觉得刘怅过于孤僻古怪,也觉得太过恶毒,纷纷摇头,面露不赞同之色。这字取得比名还要恨意深刻,摆明了乃是希望刘怅“勿要永久”的意思。虎毒尚且不食子。天下为人父母者,竟有这般要咒亲子去死之人!刘氏一族就算再信奉弱肉强食之道,也毕竟是百年的大世家,以家风公正立身,万万没有这样刻薄晚辈、肆意虐待的道理。

  只有刘怅,面不改色,挽着双手,直视家主,嘴边似笑非笑,一言不发。家主与他对视片刻,面上厌恶之色更浓,怒道,“妖孽!”抬手便要去掌掴刘怅。被刘怅眼明手快伸手架住。这半大的少年,手上居然气力不小,生生地挡住刘氏家主这一击。两人一时僵持住。刘氏家主见他居然敢不垂首挨打,愈发地暴跳如雷,急声命人要将刘怅绑起来上家法。

  再怎么样,今日也是刘氏开宗祠为嫡枝宗子取字的日子。祖宗们都看着呢!族老们实在看不过去,一面将刘氏族长劝开,一面斥责刘怅忤逆孤傲。刘氏家主不得已,恨恨盯住刘怅半晌,终于拂袖而去。


  https://www.biqivge.com/book/10957993/63904484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