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苍茫隐 > 第一章:天赋石头镇

第一章:天赋石头镇


  石头镇在赤金国之西,虽然不是沃土,但是这极西之地也免于战乱,是一个安乐之地,每七年的天赋之日是这块土地难得的大事。

  “今年是萧瑟之神掌管尘世的最后一年,神会赐予各位勇气、沉思和智慧”,白袍启蒙者念诵着赞赏之词,同时心理却是悲叹自己的霉运。

  “见鬼,一百二十年的轮回,萧瑟之神只来临凡尘一年,偏偏由我撞上了天赋之节”,这位神祗充满霉运的神力通过他的身躯启迪这群身份低价的孩童,天晓得自己会不会沾染不幸。

  几个面容苍老干枯的老者慈祥的望着台上的几个孩童,他们可不知道萧瑟之神是孤独的代名词,这群朴素的庄稼汉听到勇气便想到力量,有一股子力气干活总是好的。

  “不合格,下一个”,白袍启蒙者干咳,无精打采的,这种小村庄也不指望有什么天赋者,他看了看记录,这地方最近的启蒙者是二十五年的一位,得到的天赋是镰刀……

  十多个孩童被领了下去,原本有些沮丧,父母哄哄也就喜笑颜开了。

  “姓名”,白袍启蒙者照例问道,这是最后一个孩童,灰不溜湫的脸,骨碌碌的眼睛透露出乡下人的愚钝。

  “石明”,孩童回答。

  灰色的神力拂照着这个男孩的身躯,按照圣典记载,若是有天赋种之人得神力馈赠,便可以将天赋激活为无量雕塑。反之,无天赋种的人纵然有神力覆盖也不过是用漏斗盛水并无益处。

  “大人,这是我们村的一些礼物”,大肚子村长笑呵呵地把一些土特产端了上来,不外乎一些腊鸡腊肉。

  “客气客气,乡亲们太客气了”,原本灌输神力的白袍启蒙者也不再感知孩童体内情况,摆摆手,又推诿一会就笑着收下。

  只留下呆滞的石明,一群人也笑呵呵离开,等会就可以在这天赋之日享受些平常舍不得的猪肉了。

  又过了一会儿,几个邋里邋遢的孩童走了过来,“石明,不去吃吗?今天总会剩一些好肉”。他们与石明都是孤儿,平常靠着村里人的剩饭为生,当然也捡一些干柴作为回报。

  几个孩童见石明呆傻,就笑嘻嘻走了。

  原本热热闹闹的启蒙典礼转瞬空寂,只有矮小的神像还被遗留在高台之上,寂静无言。

  “赤足苦行者……也好,我本来就买不起鞋子”,石明感知脑海里成型的雕塑,这是一个赤足而且衣衫褴褛的苦行者,闭着眼睛,其能力也很适合自己。这能力是辟谷,餐风饮露,而且可以增加自身体质和力量。所谓辟谷就是可以不吃饭,一个馒头可以让石明七天不吃饭。餐风饮露则是可以从清风露水中得到精华补充身体。

  石明赤着足,来到山林,捡一些果子,把它们晾干,打算以此为食。

  赤足苦行者,若是终日赤足,七日一食凡尘食物,三日一餐风,五日一饮露,如此七年,可得升华。

  “赤足苦行者可以让我七日一食,若是再次升华岂非可以让我永远不饿肚子?”

  对于孩童而言,不饿肚子就是幸福。至于这场盛宴他则不打算享受了,只需要忍得七年便可以得大自在,这在石明看来才是大利益。岂不见镇上的人整日忙忙碌碌,为的不正是一口吃食而已?

  “小乞丐,来块肉脯?”

  石明抬头,一个胖大婶抱着自家孩子,正喂他吃鸡腿,见自己来了,指了指案前的石桌。

  这是罕见的好心人,但是石明志在脱离饥饿之苦,便微笑拒绝了。



  “乞丐哥哥,你到哪里去?”,胖大婶怀里的三岁女童问道,亮闪闪的眼睛透露着好奇。

  “山里”

  ……

  石明今年七岁,不知父母来历,活到现在是幸运了,人间苦乐于他并无吸引。

  明月如钩,于星河中遨游。

  “我又该何去何从呢”,石明沉思。他不敢沾染山下的人烟,害怕自己一不小心就对食物产生了渴望。断绝饮食三天简直是最大的痛苦,通过被牛肉坊的络腮胡子老板的脚踢过时的那般痛苦。后来他饮风,让他精神好了一些,过了两天饮用清晨树叶上的露水,喝了个饱。石明虽有奇力伴身,命虽无碍,可是饥渴交加,如此三月方才好了些。

  石明缓慢的把金黄树叶磨成细绳子,这种榕叶产自高山,唯有拂晓之时落下才是具有山林之气的良好材料,可若不能及时把树叶中的液体排除,傍晚就会腐烂。反之若是液体排出,其叶不容易破损而且具有一定的保暖效果。

  落叶潇潇,转眼就是深秋,石明已经织了两个榕叶被子,他打算乘着这一个月在做一个鞋子。

  今夜大雨,看不到明月星河,石明便躺在木床上,聆听雨流之声。到了傍晚,却来了一人,穿着白衣,戴着高帽,颇为狼狈,进洞避雨。

  已是深夜,此人进来无疑打扰了石明,这人颇为讲究礼仪,见山洞有火光,还是再三高声拜问,只把这孩童吵醒。

  “进来吧,这山洞也不是我的,你尽管睡”,石明稀松着睡眼,半睡半醒地回答。

  “多谢小兄弟”,来人连忙道谢。

  次日,石明醒来,那人已经出了山洞斜躺在树木下,呆若木鸡。

  那人见了石明也不出声,依旧如此。

  石明便来到一旁继续收集榕叶,做他的榕叶鞋。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君子终日乾乾,若……”

  那人口中高声呼喊了几句,不知道在说什么,声音越来越低,又不出声。

  “今天不错,嘿嘿,可以看圆月”,石明笑了,能看到明月已经是享受,难得旁边还有一个人陪着他一起看。

  “月亮很好看吗?“,那人干枯的脸依旧无神,枯燥的嘴唇吐出一声问句。

  石明把榕叶放到山石上面,一堆堆的榕叶就是他今天的作业了,点了点头。

  鸟声清脆,山泉划过带来微微波澜。

  “圣人以百姓…”

  那人又高呼,接着声音又无了。

  夜晚,石明把三斤蕨菜煮了,甚至还放了十五个蘑菇,“你来吃些吗”。

  那人见有吃的,咽咽口水,挣扎的起身,拱拱手答谢。

  “在下齐夷,这是谢礼”,那人摘下腰间挂着的玉佩,送给石明。

  “好漂亮的石头”,石明接过来,这石头通体透亮,润泽光滑,虽然吃不了可是放在山洞里也许能装饰一下就收下了。

  “原来是个没见识的村夫”,齐夷心里叹息,这块和田美玉价值百金却是明珠暗投,只是自己只有以此物答谢了。

  “你也是没钱所以上山了吗”,石明喝了一口蕨菜汤问道。

  “好啊,他以为我是落魄的穷鬼”,齐夷心中傲然,瞧着他一副没见识的样子,挺了挺身子,正襟危坐,道“我是赤金国国主的兄弟,后来奸人篡位得了赤金国土。我不接受小人的恩赐,所以来到山里不让自己德行有亏”。

  “这人是不让你吃饭吗”,石明问。

  “小兄弟,些许饭食何足道?这块美玉足可换百金,你用次足够衣食无忧”,齐夷放下木勺,回答这孩童的疑问。

  齐夷望着这个少年,以为他会欣喜若狂的下山,见他只是把剩余的汤水饮食完毕,便回到山洞里静坐。

  ”你不下山”

  “都是假的,都是假的”

  ……

  如此几个月,石明带着他采蕨菜,那人每都天吃不饱,面色忿忿,一副身体虚弱的样子。

  终于有一天齐夷下山,傍晚又回来,神色若哀若喜,扛着一堆黄米,恐怕有百斤,腰上的几个玉佩都不见了。

  他又在山顶开了几亩地,种植黄米,俨然要长期居住的样子。

  石明是幼童,平日见人耕种都是以牛耕种,种的都是白米。可这个人却用木头做了几样器具,耕种起来倒也不是太难,而且种的是黄米。

  “你看山顶之土,水少而矿物质多,这种土就不适合种植白米……”,齐夷见石明问他,也来了兴致泛泛而谈,把一生的农业种植学统统吐出,眉色飞舞是从来不见的。

  如此一年两年三年,这山顶倒也清净,也许是山高路险也无人来访,只有两个衣着褴褛之人居住于岩洞之中。

  忽然有一日,一个青年男人一路攀岩飞跃进了山顶,此是齐夷正在耕种。

  青年男人一袭黑袍,长须飘飘,见到齐夷拱拱手,长叹一声,这才道“国家百废待兴,您不出山,国家又应该如何治理呢?”。

  齐夷冷笑几声,又复种地,“老夫今年五十六,也活不了多长时间,出山也是枉然的”。二人对视之时,又有几个背着刀剑的人影飞上山顶。隐隐然有金风刀剑之声激荡。却说石明正在山洞养心,觉有异动,就出了山洞,笑道“又有客人吗?”。

  “晌午时分,该喝汤了”,齐夷放下手里耕具,自顾自地走向石明旁的的石锅,言语“此是十岁幼童,得了天眷上山修行的,我也是碰巧遇上他一起照应而已”。

  青年人又一躬身,“既是奇人,还望下山为国家出力”。石明闻言,连忙道“我什么不懂,哪里能有益于国家?不敢,不敢”,慌忙吃了蕨菜蘑菇汤,就入洞去了。齐夷喝了剩余汤水,便自寻了个泉水,蹲下来洗涤。

  青年男子望着蹲下来洗涤铁锅的齐夷,良久叹息“齐夷是吃蕨菜而亡的啊”,旁人默然不语。青年纵身越下山崖,旁人跟随之。疏忽间山顶又是一副寂寥的样子。


  https://www.biqivge.com/book/34904/66617110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