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反派都在劝我下山 > 第44章 第44章

第44章 第44章


冉蘅犹豫片刻还是问了宋宛清的住所,那小仙带着她来到另一处街上。

        “这次又想让我听什么。”

        “仙子猜一猜。”她反倒买起关子。

        “宋宛清住在何处?”

        她摇头说不知。

        冉蘅不懂她的意思,小仙摸摸猫的脑袋轻轻地问:“你知不知道啊。”

        她怀中的猫似是听明白了,纵身跃下,跑入人群中,那小仙追了上去,融于市井。

        冉蘅站在原地一时茫然,远远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

        宋宛清穿着藕粉的流水裙,红色织锦外衣上绣着白色的木槿花,这件还是冉蘅嫌她衣裳素净,特别挑的,她挎着篮子,正认真挑着东西。

        冉蘅就这么站着,看着宋宛清慢慢向这边走近,离着不过五米的距离,她突然抬头,二人双目相接,宋宛清笑了,她也笑了。

        她说阿蘅,我搬了新家,你要不要和我一起去看看。

        冉蘅点了点头。

        宋宛清的新家刻意远离了城内的喧嚣,与那繁华丝竹声不绝的梨园。

        冉蘅不提起她搬家的缘由,她反倒自己说了:“我在梨园唱了那么久的戏,也算攒下一些银子,在那也不是不好,只是我有些累了,我想有一个新的开始。”

        “这样也好。”冉蘅点头,喝一口茶水,缓一缓心中的起伏,心虚地不敢看她,赫坤的消息她是瞒下了,宋宛清却不知。

        “过几日我们去城外踏青可好?”冉蘅摩挲着杯壁,开口问道。

        “踏青吗?”宋宛清顿了顿,“我是很久没有出门了。”

        “你要是有什么想去的地方,可以告诉我,一切我来安排。”冉蘅松一口气,宋宛清既愿意出门散心自然是好的。

        她们久未相见,言语间重归热络,聊起的趣事又是一箩筐,若不是云华安排了吃药的时辰,也许还能在宋宛清这过个夜。

        冉蘅出了门,看见那黄衣小仙正站在一处街角等着她。

        “还有何事?”

        她递来一根红绳,“仙子将这个还给宋姑娘,告诉她,这红线,既送出了便没有收回的道理。”

        冉蘅捏着手里的红绳,这是上回和宋宛清一起去庙里求的。

        “小仙虽然修为不高,可这姻缘红线可是从来没有牵错过的。”

        她突然顿悟,“那是……。”

        那小仙比了个噤声的手势,“仙子,这话可不能随便说呀。”

        冉蘅虽不懂仍点了点头,既然姻缘红线没错,那赫坤或许还活着?

        “仙子看上去心情不错,宋姑娘可还好?”

        “我们过几日要去踏青。”冉蘅看着手中的红绳,不自觉地开口说道。

        黄衣小仙微微笑了:“踏青啊,听起来真是不错。”

        ——

        马车慢悠悠地驶在泥泞的路上,昨日下了雨,平整的路上添了几分杂乱的车痕,空气中还带着几分潮湿。

        “今日天气不太好,不知会不会下雨。”冉蘅放下车帘有些讪然,“我倒是挑了个坏日子。”

        “蒙蒙细雨,烟青山色,景致也不差。”宋宛清道,“这山上有凉亭,大可以避雨。”

        “你怎么知道。”

        “自是来过,山上还有个庙宇,不大,求拜的不多,我们可以去看看。”

        冉蘅点头跟着宋宛清一起走,不过才至山下便见熙攘的人群。

        “你不是说这里人少吗?”

        “平日里确实没有那么多。”

        冉蘅上前问了问:“山上发生了什么事情,怎么来求拜上人这么多。”

        篮子里塞满香火的姑娘说:“这山上的庙里啊有神仙,几日前让城里头一个人起死回生了呢。”

        “什么起死回生,说话咋咋呼呼的。”另一个大娘道,“你别听她乱说,那人就住我对街,是得了什么严重的病,久不见好,他儿子上这庙来拜了拜,回去后那人的病就开始有起色了,这两日精神气都回来了,还能下地干活呢。”

        冉蘅听得迷迷糊糊,这是什么事,难道是哪个神仙刚巧在庙里头歇脚,一发善心,便顺手救了人。

        这条路上的人那么多,若排着等不知要到何时,宋宛清熟悉路,领着她们避开人群往另一条道上山。

        这才走了一半,就开始下起淅淅沥沥的小雨,实在倒霉。宋宛清安抚道:“前面就是凉亭了,我们先去避雨。”

        走了不过三四米的高度便见一座亭子掩在葱郁的树叶下,只露出飞甍的一角,冉蘅加快了步子上前。

        方才树林掩映没瞧清楚里面的情形,这会近了才发现里面已经有三两个避雨的男子,不过亭子大,分站两处也无碍,宋宛清却突然停住了。

        “怎么了?”冉蘅看向她,她的脸色不是很好。

        “没事。”她摆了摆手,“方才走得急了些,眼前黑了一会。”

        “那我们慢些去前面避雨?”

        “好。”

        冉蘅扶着她慢慢朝凉亭走去。

        亭子里头有三个人,衣着显贵的一人坐在凳上,另两人分别站立两边,冉蘅近前同坐着的人点头示意,带着宋宛清在另一边坐下。

        这雨久而不停且有瓢泼之势,里面的人显然有些焦躁:“这雨何时才能停。”

        边上的人结结巴巴说不出个结果,“看着得好一会,不如我们找些人来拦一拦底下的人,也好早些进去求拜。”

        “道长说了,做什么事都该心诚,要是堵了旁人门路,仙者不愿显灵,这一趟也算白来。”

        “老爷的病势来的快,药石无医,这也只是坊间传闻罢了,夫人已经派人去城外延请名医了,公子还是早些回去,以免沾染寒气。”

        “我有数。”他挥了挥手,后者便止了话。

        冉蘅听了三两句,这人虽然性子急些,倒是个孝子。

        于是仔细端详起他来,浓眉大眼,有几分纨绔模样,穿着绣金线的朱红外袍,黑色长靴上已经沾染了许多污泥,应该比她们来的更早一些。

        身旁的宋宛清只认真地瞧着凉亭外淅沥的雨,雨水砸在叶子上,滑落石板发出脆响。冉蘅凑过去看,一滴雨混了檐上的泥水正巧就砸在她的脸上。

        宋宛清笑起来,拿袖子替她擦脸,冉蘅低头瞧见她黑了一片的裙摆也笑起来,她们两个人也不比谁好些。

        她们玩闹着,边上站着的一人突然道:“你们笑什么!平白聒噪吵了我们少爷的耳朵。”

        冉蘅一愣,反驳了回去:“你要是嫌吵,出去就是,也没人拦你。”

        “你怎么说话的!”他抬高了声音。

        座位上的人注意过来,他似是得了许可愈发得不饶人,“凭什么我出去,该是你们。”

        宋宛清转过脸,按住冉蘅要站起的身子,“你一人之言倒是狂妄,不知位上的公子是何想法,也是主仆一心吗?”

        宋宛清这话虽然温柔询问倒也带着嘲讽,没留脸面。

        那位少爷看向宋宛清,呆愣半晌并未言语。

        小厮得意地笑着,想上前逼退她们。

        却被一声放肆,吓得腿软,小厮转回头,看着座位上的人,却被边上的另一人拉着向她和宋宛清道歉:“你怎么长得眼睛,这位是谁你还瞧不清吗?”

        小厮颤巍巍地抬头看向她,又看向宋宛清,不知何意。

        那人重重地一拍他的脑袋:“这位,是少爷的救命恩人!”

        救命恩人?冉蘅仔细思索,自己似乎没有这般善心救过谁。

        冉蘅看向宋宛清,她神色未变:“我们在这歇个脚也不会碍着公子什么吧。”

        “自然不会,那日救命之恩还未好好谢过。”那位少爷站了起来,看着宋宛清,一脸的歉意与拘谨,“不如让我送你回去,以作赔礼道谢。”

        宋宛清摇头,见雨势小了几分,却仍有延绵不绝之意,“公子若有心,不如借我们一把伞,权当作赔礼。”

        “自然可以。”他让人替我们撑起伞,“阿贵,你跟着,雨天路滑,看顾好她们二人。”

        冉蘅与宋宛清一路被护送着下来,那公子没有多余的伞便也一路淋着下来了。

        “真是个奇怪的人。”冉蘅说道。

        宋宛清一路上都没有说话,上了马车也是恹恹地,不过走前道了谢,还了那位公子的伞。

        冉蘅坐在马车上,掀开帘子往后望去,那人还站在远处看着,雨渐渐细密起来,模模糊糊地她好像看见熟悉的身影,一揉眼睛又消失不见了,只剩下熙熙攘攘求着拜神仙的人们。

        自上回凉亭一见,那位公子便日日都来门前相见,带着五花八门的礼物,怕宋宛清不收,就说是救命之恩的谢礼。

        宋宛清不松口,她就严丝合缝守着大门,任这礼物摞地多高也进不了这屋子一寸。

        赫坤的消息尚且未有定论,就算水里捞出来也该有个体面。这位公子行径又十分让她头疼,冉蘅担心宋宛清被他套了去,又觉她整日恹恹,总得有人来讨她欢喜,愁苦中瞧着那公子似乎有几分顺眼。

        为难之际突得想起从前落水一事,觉得这人十分眼熟,确认再三,锤子敲定了,可不就是那人,原先动摇的心思全散了个干净。

        朔方觉得她这事干的实在缺心眼,“若宋宛清对那人有意,你这一棒子岂不打散了一对鸳鸯。”

        “可赫坤一事,我总得给宋宛清一个交代。”

        “什么交代,生死有命,若他真死了,你还能去底下拉他上来?若没有,半年多过去,音信全无,你能保证回来的还是那个宋宛清心中的赫坤吗?”朔方拍了拍她的肩膀,“这事情,顺其自然就好。”

        “可我到底瞒了赫坤出事的信。”

        朔方耸耸肩:“可她现在不是知道了吗,结果都是一样的。”

        冉蘅喝着茶,发起呆,觉得朔方的话有几分道理。

        宋宛清问道:“听说那公子是因为家中父亲生病才去山中求拜,现在如何?”

        冉蘅迟疑一刻,觉得好像明白了,“说是已经好了,不然那纨绔……公子也不会日日都来。”若这般任性妄为,岂非不孝。

        宋宛清应一声,继续喝茶。

        冉蘅接不下话也跟着喝茶,喝到一半想起上回那小仙让她带的话:“那月老托我将红绳还给你,说是从未牵错过红线。”宋宛清聪慧大概能猜到,可她的脸上却毫无喜色。

        “阿蘅,我有些累了。”

        宋宛清既如此说,她也不好待着,边上的小厮眼巴巴地望着大门,见她出来心里欢喜,冉蘅摇摇头同他们说:“你们回去吧,今日宋宛清不会让你们进去的。”

        “为何?”

        大概想起了伤心事。


  https://www.biqivge.com/book/46623578/2611601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