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世子夫人是隐形富豪 > 第163章 明锦芸的产业

第163章 明锦芸的产业


  明锦芸自然是有底气的,她的一些调味品是空间所出,是别人所没有的,别人就是想仿冒她的产品,仿得了形也仿不了神呀!
  不过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小瞧对手!
  于是她吩咐武炎去另外两家铺子,把各种食品都买了一份,和赵兰一起品尝,来和自家的食品作比较,孰优孰劣就自见分晓了。
  这一尝过之后才知道,还真的不能小瞧对手,有部分的产品虽然差强人意,但也有小部分的产品,只比她铺子里卖的差那么一点点。
  于是她派人去邢州给高妈妈送了一封信,令她再努力研究,为自家的产品争取更好的口感,附信送上从七七那里哄来的五种新型食品做法,让她实验出来,以丰富店铺的品种。
  果然如明锦芸所料,过了十来天,好些顾客在做过比较之后,还是回到了风味美食铺,人的味觉,是做不得假的。
  还有他们店铺的牛肉干系列,那可是他们独家所有的,想吃牛肉干的人,就只能进他们的店!
  虽然还是流失了一些低消费层次的顾客,但中高层的顾客还是留住了。
  赵兰松了一口气,对明锦芸是更加佩服了。这以后她店铺的经营日趋稳定,每月的纯利润也不低于两百两。
  这令她不仅能维持在京城的消费,还能寄回老家一些,以偿还族人的债务。
  令赵兰生气的是,房东见她生意好,竟然要求涨房租,而且一涨就是十两!
  她本来的房租是每月三十两,这和这条街上的行情相当,差不多大小的铺子基本都是这么多的房租,这一涨到四十两,她的成本就比别人高多了!
  赵兰一生气,干脆花了三千两在旁边买了一家铺子,这次她大大方方的向明锦芸借钱,因为她有了底气,知道自己还得起!
  赵兰干脆在外城的南城也租了一个铺子卖风味美食,这次她把租约直接签了两年,交了一年的租金,防备房东胡乱涨价。
  而明锦芸也在东市的常乐坊和西市的礼泉坊各开了一家风味美食铺,她知道接下来的竞争会很激烈,但还是要先把地盘圈好再说。
  这两处的地段处于闹市,出入的都是富裕的阶层,赚钱应该是不愁的。
  只是她在买常乐坊的铺子时,户主竟然将房契给她送了过来,她拿过房契一看,这铺子竟然就是镇国公府的!
  镇国公夫人见未来儿媳妇买铺子买到自家头上来了,那还不赶紧把房契给送过来,总之这铺子以后还是他们的,干脆这时候大方一点,送给她吧!
  令明锦芸哭笑不得。
  最后好说歹说,镇国公夫人收了她低于市价两成的银子,这个铺子就归她了。
  原来当初的太祖皇帝赏了镇国公府和护国公府各一条街的传闻是真的!
  护国公府那条街就是明锦芸有十个铺子的那条街,而镇国公府的这条街就是常乐坊了!
  每条街都一百多家铺子,护国公府所拥有的那条街,按照明锦芸那十个铺子的平均算法的话,一年光收租都不下十万两银子!
  当然若是自家拿来经营的话,只要请对了掌柜,赚的钱只会更多。
  而以常乐坊的地段,一百多家的铺子,一年光租金就不得低于二十万两银子!
  也难怪这些老牌的世家权贵不差钱!
  其实明锦芸想错了,整个大英朝开国以来,也就只有这两府有这个待遇,被太祖皇帝豪气的赏了一条街!
  而另外的勋贵就没有这个福气了,就算是皇亲国戚,也没有谁被赏过街。
  护国公府因为子孙繁多,相应的开支也很大,府中看似繁华似锦,其实并没有攒下多少钱财。
  而镇国公府因为子嗣不丰,又因为代代都战功累累,被皇帝赏赐的也多,所以积攒下来的财富也是个庞大的数字,这也是镇国公府的男儿特别抢手的原因之一!
  谁不想一生富贵,从不为银钱发愁呢?
  而京城其他的勋贵,就算是皇室宗亲,为银子发愁的也有不少。若是子孙众多,奴仆一多,自家又没有多少产业的,更是愁坏了当家主母!
  买了这两家铺子之后,明锦芸手中的银子也所剩无几,别看她产业多,还很挣钱,但这些年也一直在投资啊!
  好在巴府的产业,因为沈权冒险扩张而欠下的银两已经还清,而名优良种在整个大英朝各地开了共三十家,经营情况也已经稳定了下来,有稳定的盈利。
  而风味美食铺她只在行德府开了三家、巴府开了三家、京城开了三家外,其他的店铺都是加盟店铺。
  如赵兰这般,在她的店铺拿货,也只能卖她家的产品,她则特许别人经营,用这种模式在大英朝遍地开花,如今在全国的风味美食铺,多达一百多家!
  而且数量还在继续增长中!
  她创立的万佳百货,在巴府就有七家,行德府也扩展到了四家。因为类似的百货商场容易被别的富商复制,很多地方都被本地人捷足先登了,她便决定暂且不再扩张,先守成,打好基础再说。
  她在邢州的染坊基本只能供应自家百货商场的布匹柜台,以及京城的布匹店,有闲暇的时候也接一接别的布料商的单子,赚的钱不算多,因为大部分的利润算在布匹店上了。
  而宣阳坊的布匹店卖的是最高端的精品布料,从开业起,每个月的利润都不低于三千两!
  一个小小的铺子抵得上她一家百货商场了,还真是令她惊喜!
  她粗略算了一下,如果她在这以后的一年里不再投资,那她这些产业加起来赚的银子,将不下五十万两!
  这还没算上她几个庄子的收成。
  不过比起她的这些产业,那几个庄子的收成也只是毛毛雨了。
  她觉得自己的产业确实不宜再扩张了,除了风味美食铺的加盟,现在整个大英朝还有许多空白区域没有人加盟呢,别的商人加盟不用她投资,这种扩张可以有!
  邢州的高妈妈收到明锦芸的信之后,卯着劲儿重新改良了一番原有食品的口味,也把那五个新品种实验出来了,味道令人惊艳。
  再次投放市场后,果然引起了一波热潮,生意比以前有过之而无不及,令赵兰在半年里就还清了明锦芸的债务,只把她乐得嘴都合不拢。


  https://www.biqivge.com/book/48683095/11166992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