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世子夫人是隐形富豪 > 第158章 雪灾

第158章 雪灾


  皇上重赏了镇国公府,明红谨作为禁军小头目,在这次宫变中秉持大义,忠君护国,被皇上破例提拔成禁军副统领,官至三品。
  护国公府这次扬眉吐气了,想不到自家世代从文,竟然在这一代出了个从武的苗子,而且还闯出了名堂!
  护国公像发现了新大陆,自家终于出现了一个优秀的孙子!
  于是这段时间时常对他嘘寒问暖,脸上的笑容都没垮下来过。
  其实这次明锦芸功劳巨大,但褚骏晔和明红谨都默契的没有提起。
  两人都发现她的本事有些玄异,千万不可以拿出来给人探究,当然是捂得越紧越好。
  至于赏赐什么的,护国公府不缺金银珠宝,让祖母和母亲私下里多给她一些就是,明红谨作如是想。
  褚骏晔直接在皇上的赏赐中扒拉了好些珠宝布匹给明锦芸送去,让他爹娘都眼酸不已。
  京城老百姓的生活恢复正常,只是官场上的气压有些低,心中无愧的官员仍旧坦坦荡荡,曾经手太长的官员每日是战战兢兢。
  时光飞逝,明锦芸又以第一的成绩拿下了这月的月考,赵兰的努力也得到了回报,考了四十九名的好成绩!
  虽然还是在乙班,但两人都很相信,假以时日,她也一定能进入甲班学习。
  七七如约把晒盐之法交给明锦芸,明锦芸转手交给六皇子,六皇子自然是把方子进献给他父皇,皇上大喜,就命六皇子为制盐使,待来年开春,就赶往南方沿海修建盐田,好及时制盐。
  今年十月底的京城就已经进入隆冬,从进入十月起,短短二十多天,已经下过五场雪了!
  早在两个月前,钦天监就预言今年是三十年来最冷的一个冬天,皇上也提前下了诏令,让各州府官员积极预防雪灾。
  可尽管如此,今年北方的雪灾还是很严重,各处受灾的折子纷纷送入京城,摆满了皇上的案头,皇上令四五六几个皇子分赴各地,带上粮食、棉衣、银两等各种物资前去赈灾。
  这天清晨,明锦芸准时起床,见窗外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她推门而出,凛冽的寒风刮痛了她娇嫩的脸,她忙用围巾包裹住脸颊,穿过院子走出大门外,见武炎几人正在门前的街道上铲雪,厚厚的积雪几乎要埋到了他们的膝盖。
  胡同里起得早的邻居们也在开始铲雪,这么厚的雪不铲,人也没法走啊!
  邻居们见她站在门口,纷纷和她打招呼:“县主早啊!”
  明锦芸也一一回应:“杨大叔,赵大婶……你们早!”
  这时又有大门吱呀吱呀的打开,陆续有邻居加入扫雪大军之中……
  今天旬休,赵兰可能这段时间太过疲惫,在抓紧时间睡懒觉呢,明锦芸也不去叫她,自己吃了几个小笼包,喝了一碗粥,就把胃给打发了。
  然后让丽人在书房生了炭火,开始静静的研究学院二年级的课本。
  是的,她在这几个月里已经把一年级的课本上的知识全部学完,她问过山长,只要掌握了相关的知识,达到某个年级的水平,就可以跳级。
  所以她打算再用半年的时间,吃透二年级的课程,待明年下半年开学,就可以顺利进入三年级学习。
  到了三年级之后,她就可以一边上学一边和七七编撰教学材料,为她的技术学院打下教材方面的基础。
  赵兰睡到中午起来,把自己裹得像个粽子才过来找明锦芸,说要出去吃铜锅子。
  明锦芸:“你早饭都没吃,铜锅子一般都很辣,你胃受得着吗?”
  赵兰狠狠点头:“受得了,受得了,我就是冷得受不了!去吃铜锅子,暖和暖和。”
  明锦芸想到也有段时间没见到芳华了,六皇子外出赈灾也一个多月了,她一个人在府里也很寂寞吧?于是提议叫上芳华一起,赵兰更加高兴了,这个年龄的女孩子,谁不爱热闹呢?
  两人收拾一番,坐上马车,带上手炉,直接去六皇子府邀芳华一起。
  芳华正闲得无聊,匆匆收拾了一下,就随着她们来到礼泉坊一家新开的酒楼——归云阁。
  这是从蜀地传过来的吃法,把熬好的底汤放在铜锅里,下面用炭火把汤烧得咕噜咕噜的冒泡,然后把切好的猪牛羊肉及菜蔬放进去,烫熟了就可以捞起来吃。
  寒冷的冬天,三五好友围炉而坐,各种菜肴在铜锅里翻滚,熟了就捞起来吃,鲜味十足,汤底通常都是辣的,吃得人大汗淋漓,驱散了冬日的寒气,让人感觉暖融融的,很是舒服。
  明锦芸几人吃饱喝足,休息片刻后几人决定去外城看看灾民的救济情况。
  雪仍旧在下,街道两旁都有铲雪的身影,马车小心的缓慢前行,用了半个多时辰才来到外城。
  这段时间有大量的灾民涌入城中,空地上到处都有搭建的简易棚屋,供那些房屋被大雪毁坏的灾民居住。
  有的人家还把家中的空房子捐出来给灾民们住,奈何今年雪灾严重,灾民太多,府衙不得不在空地里搭建棚屋,安置灾民。
  除了朝廷和各皇子府的粥棚,城中的勋贵和富贵人家也支了好多粥棚,让难民们不至于饿死。
  明锦芸来到护国公府的粥棚前,看见姚管事亲自督促着下人们熬粥,粥棚前排着长长的队伍。
  姚管事眼尖,迎上前来:“小小姐您怎么来啦?哎呦,这么冷的天,您还是回去吧,可别得了风寒,那就不好了。”
  明锦芸笑道:“我就过来看看,不碍事的!”
  说着拿着勺子在锅里搅了搅:“这粥再熬稠一点,我让人再给你送五万担粮食来,不够再和我说。”
  姚管事连连点头:“好的,老奴一定照办!”
  心里却在感叹:小小姐太善良了!捐这么多粮食,可不得把家底儿掏空啊!
  明锦芸也确实把这些年存的粮食给掏空了,雪灾再不缓解,她就得拿银子去买粮食了!
  好在这几年因为高产粮种的普及,粮食不是太紧缺,不然就这种严重的灾情,有些不良商贩只怕得把粮价哄抬成什么样了!


  https://www.biqivge.com/book/48683095/11173680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