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世子夫人是隐形富豪 > 第131章 丁科进京

第131章 丁科进京


  明锦芸无奈,只得重新写下契书,两人按下手印,当即赶到城中衙门办好手续之后,才把剩下的银两交给他。
  那包老板很是庆幸的揣着银票走了,明锦芸几人就近找了一家酒楼,想要庆祝一下。
  几人要了一个包箱,点了两桌菜,让护卫们就在外间去吃,他们则带着几个丫鬟在包间里吃。
  席间李康泰嘱咐明锦芸出门要小心一些,凤家的人行事过于嚣张,要防备他们报复。
  吃完饭后李康泰把明锦芸送回府中,悄声告诉她那包老板未说完的话,肯定是想说凤家强占别人土地还打死人的事情。
  明锦芸很是惊讶:“这么无法无天?皇上不管?”
  李康泰“嘘”了一声道:“我们殿下正在查呢,不然我也不会知道这事儿!总之,凤家势大,皇上想要扳倒他们都不容易,你这段时间少出门,观望观望再说。”
  明锦芸点头:“我知道了,你放心吧!”
  李康泰见她听进去了,这才告辞回去。
  第二天中午,明锦芸正吃午饭呢,姚管事带了一个人进来:“小姐!”
  明锦芸见是丁科,很是惊喜道:“你怎么来啦?是出了什么事儿?”
  丁科忙道:“没有没有,是有些事儿要和小姐商量,信件的话没有那么快,所以我就跑这一趟了。”
  明锦芸见他风尘仆仆,让他下去梳洗一番再过来吃饭。雪柳赶忙下去安排,姚管事见人已送到,便返回国公爷身边了。
  丁科被带到客院洗了一个澡,换了一身衣服才过来,明锦芸早让人准备了丰盛的饭菜,让他吃饱再过来说话。
  一刻钟之后,丁科再度过来,告诉明锦芸朝廷要收购硝石矿山,并不允许私自制造烟花爆竹一事。
  起因是如今民间有不少烟花爆竹工坊,有的出了爆炸事故,造成死伤,引起了朝廷重视。
  各地的爆竹作坊都被叫停,朝廷还派人调查摸底,他们的矿山也就被发现了。
  只是朝廷要收购,也要同矿山的主人商量合适的价格才成,所以他就专门跑一趟,问一问她的价格底线在哪里。
  明锦芸问他:“你们有了解过朝廷收购别人的矿山时是什么价格吗?”
  丁科答道:“有,衢州那边有座矿山刚刚被朝廷收购,有接近五百亩,朝廷只给了两千两银子,不过这原主人还是很赚,他买这座矿山时只花了四百两银子。
  我们庄子上的矿山,当地的官员也知道是护国公府的,所以没敢出价,只问我们要多少银子才卖。”
  明锦芸:“那人买的时候价格低,肯定是因为卖给他的人不知道这是矿山,若知道是矿山,也肯定会狮子大开口。”
  丁科赞同道:“肯定是这样,若知道自己手里的是矿山,怎么也得要个好价钱才卖,只是我们这座矿山,冯知府让我们自己说个价,我不敢擅自做主,所以专程来请示主子。”
  原来的冯知州也因为辖下种出棉花和适合北方的高产粮种,又经过一系列的措施,使之在整个北方迅速扩种开来。
  也带动了整个邢州,甚至整个行德府的经济发展,被皇上任命为行德府知府,填上了赵知府走后的空缺。
  明锦芸心想:这烟花爆竹本来是暴利,被好多民间的工坊仿冒出来后,为了竞争,大家都在压低价格,继续下去也没有什么赚头。
  这时候朝廷收购正好,反正我已经赚了大把的银子,现在还可以赚一笔矿山的钱!
  “这样吧,开价五千两,底线四千两,冯知府应该能接受的。”明锦芸也比照着说了一个价格。
  后来冯知府听到这个价格还狠狠松了一口气,他还真怕这个县主狮子大开口嘞!
  虽然是朝廷下令收购,可这种握在权贵手里的东西也最是难谈成,怎么也得多花一些“血本”!
  丁科点头应下,这价格真不算高了。于是又说起巴府那边的矿山,还没有收到唐家的来信,估计是那边的官府没有发现。
  明锦芸笑道:“发现也肯定早就发现了,只怕也是顾忌着护国公府,既然朝廷要收购,那也是迟早的事,不如我们自己主动提出来,也免得我五姑父难做。
  我今天就写一封信回去,让他们把矿山交给官府。”
  然后丁科又说了包红想要开一家染坊的事。
  七七在空间里种了各种染料,明锦芸把染料种子交给他们,包红就把种子在山边的一些荒地上种下,还用这些染料染出了不同花样的布料。
  丁科带来了十几块样品布,交给明锦芸道:“包红对色彩很敏感,还对染布有极大的兴趣,如今那个鞭炮工坊就被她改成了临时的染坊,每天都在试验,说要染出风靡大英朝的布料呢!”
  明锦芸打开那些样品布料,这些布料有的色彩鲜艳,有的极尽素雅,有的如梦似幻……
  明锦芸越看越是激动——这里部分样品的染色效果,在大英朝也绝无仅有呢!
  “开!让她开!并且开在城区,方便一些。”明锦芸当即作出决定,她是真的相信,包红能染出风靡大英朝的布料来!
  丁科也笑:“她试染的一些面料,我们放在万佳百货里卖,一上柜就被抢购一空,可见很有前途。”
  明锦芸点头:“你回去用心选址,要在城区边缘,地方大,道路宽敞平整,方便运输。”
  丁科自然应下,还说来前他们几人就看了几个地方,只要主子作出决定,他们回去就可以定下来。
  然后丁科拿出一万五千两的银票:“这是这段时间我们在邢州的所有产业赚下来的,我们留下了五千多两银子周转,但如果要开染坊的话,我担心有些不够。”
  明锦芸收下一万两银票,五千两开个染坊也绰绰有余了。她刚刚买下一个庄子,掏空了她的荷包,这笔钱也算是及时雨了。
  本以为国公爷给的十个铺子,一年的租金怎么也得有一万多两,哪知道那些铺子的地段不怎么好,总共也就八九千两。
  ------题外话------
  今天还有一章晚上七八点发吧,还在写……


  https://www.biqivge.com/book/48683095/11215253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