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世子夫人是隐形富豪 > 第122章 得封县主

第122章 得封县主


  年爱芳华就圣旨的事专门给明锦芸写了一封信,明锦芸才知道这件事儿。
  她为六皇子感到不值——就凤三姑娘那样的品性,哪里配嫁入皇家呢?
  芳华做正妃还差不多,人家才貌德三全!
  明锦芸虽然也为芳华惋惜,但仍旧去信恭喜了她,调侃的称她为“娘娘”。
  六皇子颓废了一段时间,后来干脆住到了他的工坊,一心研究“艺术”,后来导致他工坊的技术水平大大提高,一时名声大噪,引来周边各国商人争相与他合作。
  短短半年时间,就为大英朝的国库创下了一百多万两白银的收入!
  最高兴的莫过于皇上和一众户部官员了。
  ~
  既然沈权来了,万佳百货和名优良种也该开起来了,明锦芸把这事全权交给丁科和沈权。
  她自己则在学习之余,把精力全部放在了庄子的春种上。
  而龙饶庄子上也选好了正副庄头,唐拉管着火柴鞭炮作坊,而包红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丁科和沈权的效率很高,从选址到装修到开业,仅仅三个月时间,万佳百货就在邢州华丽丽的开张了。
  而名优良种就更快了,仅用半个月时间就开业了,也因为要抢在春种这个时间段,明锦芸空间里库存的粮种和菜种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因为名优良种在西南地区颇有名气,一开张生意就开始火爆,后来粮种更是限量出售,才免除断货危机。
  明锦芸给她的两个庄子做了一样的规划,除了留下五百亩地种菜以外,剩下的地均分成两份,一份种棉花,一份种粮食。
  她发觉种菜也挺赚钱的,而且她的作坊也一年四季都有需要,所以留出足够的地种菜,是很有必要的。
  而她在巴府培育出来的优质粮种,因为地域、土壤等原因,也只适合在西南地区种植,而种子到了北方,就会造成减产。
  她空间里囤积了不少用邢州的土壤改良过的种子,但也远远不够整个北方地区推广的,所以还是得用外面“广大的土地”种出来才行。
  因为有明锦芸提供的棉花种子,这一年整个行德府都在大面积的种植棉花,皇上高度重视,派了好多司农寺的官员在此地监督种植。
  蔡庄头因为是最有经验的棉花种植人员,成了香饽饽,每日都有各地前来求教的人围着他转。
  蔡庄头:唉!果然是人怕出名猪怕壮啊!
  这个整天忙得像个陀螺的人,更忙了!
  幸好马副庄头的成长很快,分担了庄子上差不多一半的事务。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就到了秋收季节。今年的雨水偏多,棉花的质量和产量都受到了一点影响,不过并没有造成大面积的减产,亩产也接近三石了。
  而粮食并没怎么减产,因为秋收的时候天气挺好,粮食也都能快速晒干储存,并没有发霉、发芽,导致浪费的现象发生。
  而棉花经过这一年在行德府的大面积种植之后,后来逐渐在大英朝的几大平原推广开来,给整个大英朝的老百姓带来了福音,在冬季冻死的流民百姓数据大量减少。
  也使那些心怀百姓的正直的官员欣慰不已,从而使明锦芸以及护国公府的名声达到了顶峰。
  皇上顺应民愿,册封明锦芸为正二品县主,封号“照华”,而护国公府已是一等公府,封无所封,遂赏赐了不少金银财宝,也让护国公府大出了一番风头。
  皇上心知,以明锦芸之功,封个郡主也不为过,不过他在心里鸡贼地想:这丫头或许还会给朕带来什么惊喜呢,先封个县主,以后有功劳再说。
  如果一开始就封为郡主,以后再有功劳,岂不要封她为王爷了?
  随着册封县主的圣旨一起到来的还有各种赏赐——金银珠宝、绫罗绸缎多不胜数,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还有一座位于京城兴化坊的县主府,那里可是皇亲国戚,高官显贵的聚集地,想来就不会差!
  明锦芸得此封赏,自然是高兴不已,只是奇怪自己的父母并没有得到诰封,按理说,册封一个县主,也会连带其父母也会有品级的。
  难道是因为京城离明家村太远,不方便宣旨?
  这时候的明锦芸还被蒙在鼓里,等她后来明白原因时生了好大一场气,整整半年时间都没有踏足过护国公府!
  等进入冬季,棉花也已经采摘完毕,她和二哥来邢州也已将近两年,家中爹娘还不知如何思念他们呢!
  于是明锦芸就和大姐二哥商量今年返乡事宜,他们也有此心,所以定下日程,腊月初五宜出行。
  于是几姊妹开始采买,给家中亲人准备礼物。
  一进腊月,明锦芸就向山长请了假,初五就和大姐一家以及二哥一起启程回乡。
  明锦芸带着丽人和大姐小侄子同坐一车,大姐夫和他长子田旻与二哥同坐一车。
  小侄子点点一岁多大,非常可爱,又刚刚牙牙学语,常逗得他们哈哈大笑,给枯燥的旅途增添了不少乐趣。
  一路晓行夜宿,因为带着孩子,速度快不起来,一直走了二十多天,在腊月二十六的傍晚,才终于赶回了明家村。
  明老二和罗二娘子见了他们一起回来,喜极而泣,虽然他们都曾来信告知过,但也禁不住亲亲的骨肉两年没见啊!
  一家人都流下了久别重逢的泪水,直到在里面照顾明老爹的下人提醒他们进去看看,明老二这才感伤地对他们说:“你们快去看看祖父吧,他……不行了!”
  明老爹前两天就眼见着不行了,只是听他们说明昭三姊妹快要回家了,才硬是吊着那口气不咽下去,这不,肯定是听到他们回家了,里屋就有动静了!
  几人忙一拥进屋,明瑶怨到:“怎么不来信给我们说说,我们也好早点赶回来!”
  罗二娘子抹着眼泪道:“他老人家前段时间还好好的,就这几天才开始这样,我们请的肖大夫上门来治,他说人老了,是自然规律,让我们准备后事呢!”
  他们几人一起进入里屋,见大伯父一家也守在床前,祖父躺在床上,骨瘦如柴……


  https://www.biqivge.com/book/48683095/11229806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