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世子夫人是隐形富豪 > 第57章 又搬新家

第57章 又搬新家


  这段时间,就有老百姓拿着银子买不到粮食的情况发生。让百姓们产生了恐慌的心理。她这一批粮食放出去,也能缓解供不应求的这种现状。
  不过她庄子上的红薯快成熟了,也可以先挖出来一些尝尝鲜。不知拿去市场上卖,效果怎样?
  好像丁科管的事情有些多,这个交给唐拉就可以。
  于是明锦芸趁吃午饭的时候,把这个事儿说给了唐大爷,让唐大爷转告唐拉,让他挖一些红薯来城里试着卖一卖。
  唐大爷自然是满口应承,还说了他的看法:“姑娘,我看这事儿能行,一来现在市场上就缺粮食卖呢,二来这又是新鲜的粮食品种,谁都爱尝个鲜不是么?”
  明锦芸:“嗯,应该会吧,只是现在开挖,红薯的个头不怎么大。还要等个二十来天,就可以大收了。”
  唐大爷:“也就是这一点不划算,现在开挖产量小,不过我们可以卖贵一点。”
  明锦芸点头:“也是,这事儿你们就商量着办,主办人我就交给唐拉,让他看着办,只要把这件事做好就成。”
  事情都交给年轻人去办,像唐大爷他们,做一点轻松的活计,养好身子就行。虽然不让他们做重活累活,可他们年纪大经验足啊,有时候提的一些建议,那真是好!
  像她家里那些事儿,她让她爹娘:能交给长工做的活儿,就不要自己动手,不要把自己累着了,咱也是一方地主了,动动脑子就好,不要像以前那样拼命干活了。
  就是因为年轻的时候太过拼命,他爹娘都落下了腰酸背痛的老毛病,尤其是变天的时候,疼起来真要命!
  可她爹娘就是闲不住,一天还像个陀螺似的不停的转,这一点唐大爷和唐大娘就跟他们很像,好像闲着就有罪一样!
  别说,唐大爷和唐大娘还真就这么想的:主子对我们真是好,吃得好,穿得好,做点事儿都怕我们累着,这哪里像做下人的?倒像来做老爷的!
  他们家就是在最兴旺之时,生活也没有过得如现在这般好。他们和主子吃的都是一样的饭菜,这在谁家做下人能这样?
  主子年龄小心又善,可我们要自己知道自己的身份,不要折了自己的福分!
  明锦芸对这些老人们的想法不能理解:她就每天都想玩儿啊,可惜七七都不让她玩儿。她说她不上学了好不好?七七说你还是接着上吧,有两个夫子都教得挺好,和它互补呢。
  尤其是那个他们的族亲明夫子,原本是京城的玉堂书院的先生,本身的能力和才华在京城都小有名气,只因为年纪大了才退了下来。
  本来他想着回到老家过田园生活,谁知他的子孙太过孝顺,硬是不让他下地干活儿,在无所事事的过了一年之后再也闲不住了,在镇学的院长上门请聘的时候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
  他最是看好明锦芸,也很遗憾她不是男孩,若不然他明大富(明锦芸曾祖)那这一支就要起来咯,回归京城也是指日可待。
  不过现在女子也不是没有机会入朝为官,族中有这样的人才也得好好培养,所以明夫子把她的功课抓得很紧,布置的作业都是单独的一份,任务起码比别人重一倍呢!
  明锦芸就很无奈,只能认命。
  人家这是真的为你好。她明白。
  今天明锦芸睡过了头,巳时正才醒,又磨蹭了一会儿才起床。丁大娘时时盯着主屋的动静,见明锦芸起来就问:“姑娘,要不这时摆饭?今儿只能早饭和午饭一起吃了。”
  明锦芸看看时辰:“哎呀,我睡了这么久!那现在摆饭吧,我也饿了。”
  吃过午饭,唐大爷就赶着马车送明锦芸主仆回明家村,马车刚出东门,明锦芸一掌就拍在自己额头上:“哎呀,我怎么就忘了呢?我家今天上梁嘞!完了,今儿肯定会要被娘骂了。”
  “唐大爷,咱们快一点,我家今天有客人呢。”
  “好嘞,姑娘坐稳了,我要加速了。”随着唐大爷洪亮的声音响起,马车开始加速,越来越快……
  半个多时辰,马车就赶到了明家村——明锦芸的新家。此时已经正午,也正是最热闹的时候。
  客人们基本都已到齐,流水的席面摆了十桌,此时桌桌爆满,喧哗的声音好像要穿透人的耳膜似的。
  明锦芸三人下了车,直接往堂屋走去,他的祖父爹娘大伯和几位姑姑都在那里呢。
  明锦芸和长辈们一一见了礼,寒兰惠兰就上前来拉着她的手:“你才从城里回来呀!你家这样的大事,你竟然不早点回来?”
  明锦芸窘:“……”我能说我忘记了吗?只怕要讨打!
  “唉,我有一点事儿耽搁了,你们什么时候来的?”
  “我们来的可早了,我们还在被窝里呢,就被娘催起来了。”惠兰抢着答道:“刚好看到了你家的上梁仪式,那师傅说的可真好,花儿都被他说开了,可惜你没见到哟。”
  明锦芸故意顿足:“那我可错过了好戏,真是可惜了!”
  于是三人又拉上她的堂姐明薇薇,躲一边儿玩去了。
  一直到傍晚吃过晚饭,客人都已散尽,明五娘子也提出告辞:“寒兰惠兰明日还得上学呢,今天是一定要赶回去的。”
  几人依依惜别,又约定放假再一起玩儿,这才放开相拉的手,挥手道别……
  明老二和罗二娘子尽管这一天很累,但还是兴奋得不想睡,扯着一家老小叽里呱啦的聊了半天白,这才打来热水,一家子就洗洗睡了。
  过了几天,他们的家就全部搬好,全家都住进了这个两进的青砖大瓦房,又结实又敞亮,哪怕遭遇了这次的洪灾,房子也没受一点影响。
  倒是上面的土墙老房子,在这次的洪灾中“寿终正寝”了,幸好他们一家都搬到了旁边的新房子,若不然,这次洪灾家人只怕就遭遇危险了!
  大伯家的老房子也坍塌了,幸好发现得早,没有人员伤亡,现在一大家子都挤在那四间新屋子里过活呢。


  https://www.biqivge.com/book/48683095/11301962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