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世子夫人是隐形富豪 > 第33章 上官教诲

第33章 上官教诲


  城西知府衙门。
  孙知府的书房,林知州垂手而立:“大人唤下官来,是有要事吩咐?”
  孙知府盯着林知州看了一会儿,问道:“听说你要休妻?”
  林知州惊讶:“大人是从何处听说的?”我这不是才刚刚提起,就传到上官耳朵里来了?
  孙知府:“看来这事儿是真的啰!”孙知府嘴角露出一丝讥讽。
  林知州头冒热汗:“大人,您有两个聪慧的嫡子,不知下官我没有嫡子的苦处啊!”
  孙知府:“哼,这天下没有嫡子的,多了去了,本官是有嫡子,但本官也能站在没有嫡子的立场去想事儿!”
  林知州更是汗出如雨:“大人……”
  孙知府:“你是糊涂啊!你可小看了明家,你不要以为他们呆在那个小山沟沟里,就是无权无势的贱民,你得想想,他们背靠着的是什么——是护国公府啊!”
  林知州不以为然,护国公府,有管过他们这些旁支吗?还是远在边远地区老家的旁支!
  孙知府冷眼看着他下属的这个表情,知他还未醒悟,不由叹道:“你以为,你这些年的顺风顺水,都是因为你自己能力卓绝?”
  “可你看看你的好些同科,他们还在六品七品挣扎呢,他们是真的不如你有能力?不!他们是没有靠山,所以再如何努力,也是后继无力,他们的前途,也许此生就止于此了!”
  “你以为你轻易就坐上这个知州位置,真的是因为你为官清廉,勤政爱民?”
  “我不否认,是有这个原因,可更大的原因,在护国公府那里呀!只要护国公府立在那里,那吏部选官评级,不用看他们的面子?!”
  林知州如闻惊雷,呆立当场。
  孙知府拍桌:“那胡家有什么?不过区区银钱,就蒙了你的眼?”
  “别看那些明家人窝在那个山沟沟里,可他们世世代代都在读书,家族的后生小辈,但凡出一个有才华的,重返京城,也是指日可待!”
  “你妻舅的那些孩子,别的我没见过,也许见过也记不住,但就你那个小内侄女,我只见过一次,小小年纪,进退有礼,谈吐不俗,那气度风仪,就不是单纯的泥腿子能养得出来的,那是世家大族的底蕴!”
  “再者,那孩子还有真本事,你的好妻子没有告诉你,那高产稻种就是她提供的?”
  林知州摇头。
  “你还真是粗心,来源都不问清楚!小姑娘所说的来源有些玄,本官有调查过,整个大英朝都还没出现过,哪里有高产的稻种!”
  “说不定就是你那小内侄女,弄出来的东西。那稻种,翻年开春就可以种下,待秋收,你想想看,那政绩……”
  “这是后话,暂且不说。就说你的妻子——明五娘子,也是才名远扬,温柔贤惠,为人处事被官眷们交口称赞。”
  “因为你脾气暴躁,多有得罪同僚,你那贤惠的妻子,周旋于这些官眷之间,为你解了多少金腰带(当地谚语:会事婆娘能解金腰带,意即贤惠的妻子,能为丈夫解除仇怨,免去灾厄)?你自己不知道吗?”
  “又说你担心没有嫡子,你不是还有个儿子吗?是不是嫡子,又有多大关系?”
  “庶子就算不才,等他长大了,给他取一房聪明的媳妇,纳几房妾,让他可劲儿的生,总能生出聪明的孙子来,再好好培养,何愁家族不兴啊!”
  “何况你那庶子年龄还小,你若把他带在身边,用心教养,十年八年后,再差也有几成啊!”
  “还有,真休了妻,你让你三个嫡女何去何从?你那嫁入王家的嫡长女,在婆家该怎么立足?”
  孙知府很是心累:“你回去该好好想想,别得了芝麻,丢了西瓜!”
  林知州汗出如浆,也如醍醐灌顶……
  林知州朝孙知府深深揖了一礼:“谢大人点醒!下官回家,定向娘子诚心道歉,好好安抚!”
  林知州回到府里,在书房里踱步许久,然后朝后正院走去……
  第二天,明五娘子终于展了笑颜。
  寒兰蕙兰见了,也舒出一口气,相视而笑。
  林知州对明五娘子心中有愧,所以放低身段,很是温柔小意了几天,这一对老夫老妻,也重拾了一段如胶似漆的日子……
  从此以后,林知州把他的唯一儿子——林怀仁带到前院,轻易不让他去后院见成姨娘。
  林知州休妻一事,自此不了了之。
  此事隐秘,并未在市井传开,但胡娘子在上层圈子里,到底名声受损。
  偏她自己又是个心气儿高的,不愿低就,于是一生未嫁。
  后来晚年时,胡娘子受人蛊惑,决策失误,做出了错误的投资,导致胡家一夜之间沦为赤贫,从此退出东城富豪圈……
  远在庄子的明锦芸,丝毫不知她五姑的事情,这么快就已解决,这时,正在见她的佃户们呢。
  一共三十户佃户,看看衣着打扮,条件也都差不多吧!搞清楚原来的主家和他们是四六分成,主家六,他们四,不过主家出种子和牛,农具是他们自己出。
  明锦芸和他们商定五五分成,她也出种子和牛,要是他们缺少农具,可以在丁管家这里登记,然后好一起置办,再租给他们。
  以后若是谁家不做她的佃户了,那农具是要退还给她的。
  租……
  佃户们有些疑惑:“农具只要一用,就会有磨损的,那以后还起来的时候,会不会扯皮?”
  明锦芸笑道:“这用过的东西,都会有磨损,这是谁都知道的,不过,我们庄户人家,就靠种地吃饭,也一定会爱惜农具,牛啊等牲畜,是吧?!”
  佃户们也笑了:“姑娘说的对!我们庄户人家,要有谁不爱惜农具,牛啊,那一定会天打雷劈的!”
  明锦芸:“这就对了。我还会买些鸡苗,鸭苗,小猪仔给大伙儿喂养,所得的蛋,成鸡,成鸭,大肥猪,咱们都五五分成!”
  佃户们都激动了:遇上好主家了呀!
  条件谈好后,明锦芸又把那些地分配好:肥一点的地,当然要种玉米,小麦;次一点的地,就种红薯,土豆,黄豆等。
  ------题外话------
  在作品日报上看到月票的数据,咱一激动,就加更了!
  非常感谢小可爱们的月票,你们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求收藏,我若看到有收藏数据,一激动,也会加更的哦!


  https://www.biqivge.com/book/48683095/11328294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