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在古代做金牌夫子 > 第33章 不想读书吗

第33章 不想读书吗


门窗紧闭,光线略昏的诊室内。

        李大夫的眉头拧了又拧,看得旁人一颗心也跟着上下悬吊。

        终于,他眉头一松。

        “这孩子,身体见好,不错。”李大夫点了点头,语气一转又问,“你们还给他看过别的大夫了?”

        这话问的,颇有些意味不明。

        家里人刚松下的那口气,又给提了起来。

        宋初夏连忙道:“没有啊,哪还有比李大夫更厉害的大夫,给您一个人看过还不够么?”

        李大夫一听这话,就晓得这丫头误解了他的意思,他不是那等小心眼之人,也有自知之明,自己的水准在夏江县或许排得上号,拿到外头去可未必。

        不过是见小半年过去,这小哥儿虽底子还弱着,却明显比那时康健许多,些许惊讶而已。

        但拍马屁的话谁不受用?只是别扭的小老头不会表现在脸上,反而冷哼一声道:“那是如何做到的?”

        宋初夏摸着下巴想了一下,自打从芝林堂回来后,她没再带江澈看过大夫,也没吃过什么药,家里的吃食是好了点,但也只是粗糙的农家饭菜不是什么山珍海味,那便只能是——

        “多跑步,常做操,勤锻炼吧。”她答道。

        这时候的人少有锻炼身体的想法,有也仅局限于上层阶级,权贵和富人闲了就扎堆打马球、蹴鞠和射箭,固然能锻炼到身体,但本质还是为了玩乐和交际。

        而农民种地植桑,贩夫走卒之流磨豆腐、打水劈柴、跑市集等,虽样样皆是体力活儿,但也只是为了吃上一口饱饭,和真正的锻炼身体还是有区别的。

        李大夫身为医者,自然知晓多锻炼的好处,也会对症叮嘱病人,但这种事和治病吃药不一样,效果从没有立竿见影的,费时间还累人,别人听了也大多是敷衍应下,转头出了药堂大门就忘在脑后了。

        故此听了宋初夏的话,李大夫面上难得浮现笑意,赞许道:“不错,要继续坚持。”

        看完了江澈的脉,就该轮到宋忆柳了,她虽是女子,但也只是个不到十一岁的小丫头,李大夫的年纪在她面前称一声爷爷都还有余,自然没有甚么男女大防之说。

        李大夫一脸淡然地搭上了宋忆柳的脉。

        林氏这心瞬间就揪了起来。

        柳姐儿这些年不是没看过大夫,尤其刚出生那一年,早产儿小小的皱巴巴的一团,没比耗子大多少,三天两头的病,亲娘和奶奶抱着小奶娃跑断了腿,就差在大夫家门口搭个棚子住下。

        但后来好容易养活,她奶奶却走了,家里情况每况愈下,这些年也只是在一些乡下游医处拿药续命,哪里能真正好全。

        柳姐儿此刻亦是紧张不已,小脸苍白,一只手揪着衣角不放。

        因怕寒风灌进室内,四周门窗关得几乎连条缝儿都不留,室内一时静得落针可闻。

        就在宋初夏憋闷得快透不过气儿来时,李大夫才悠悠开口。

        “肾为先天之本而脾为后天之本,脾肾之气不足,实为先天不足,后天缺补。”李大夫面色沉沉,看了眼宋忆柳单薄的身子,问道,“可是食欲不佳,乏力不耐劳?”

        “是,大夫,一直如此。”宋忆柳轻轻点头道。

        李大夫摇摇头,提笔在纸上写下一帖药方后,又默了半晌才开口道:“除此之外,还有严重的气血虚亏。”

        气血虚亏?意思是贫血吗?宋初夏并不是很懂中医。

        “女子气血虚亏,身子骨太弱,容易导致难孕甚至不孕。”尽管他知道这话对于一个尚未成亲的小姑娘来说有些残忍,但对病人如实告知病情,才是大夫应尽的责任。

        林氏顿时眼泪涌了出来,只觉身子摇摇欲坠,几欲晕倒,歪歪地斜靠在二女儿身上。

        宋初夏一手揽住她娘的腰身,一手握住她娘冰凉的手,想要给她传去一些暖意,低声安抚:“娘,先别急,大姐只是生病了,我们治病就是,这里治不好,我们到江陵去,到京城去,我一定不会让大姐有事的。”

        不孕对这个时代的女子来说也许是个不小的打击,但于她而言却不算什么,她只想家人可以平安健康。

        但林氏仍泪流不止,不无愧疚地想着,都是她害苦了柳姐儿,她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

        宋忆柳听了李大夫所言,虽然难过,却也没有如她娘那般激动,自己的身子自己多少心里有数,这辈子不嫁人也不是没想过,只是到底舍不得娘亲和妹妹难过。她朝林氏挤出一个虚弱的笑容:“娘,我没关系的。”

        又看向妹妹,调皮地眨了眨眼睛。

        宋初夏见状,心间只觉愈发酸涩难平。

        “咳。”李大夫重重咳嗽一声,他并非故意要打断人家母女情深,“好了好了,我话儿还没说完呐。”

        其余人莫不是怔怔地看向他。

        “气血虚亏虽损了根本,但绝非不治之症,不孕也非定论,日后若多加调理,进补得当,不是没机会好起来!”李大夫特地加重了最后一句话的语气以示强调。

        如此就好,能治就好。

        林氏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赶忙拭泪,而柳姐儿却仿佛一下子卸下了强装坚强的面具,白生生的脸上眼眶通红,母女俩抱在一起,一时又是哭又是笑。

        宋初夏忍不住嘀咕道:“李大夫下回能不能别做谜语人,会吓死人的。”

        “谜语人是什么?”李大夫问道。

        宋初夏小小声道:“就是说话老爱说一半留一半什么的……”

        李大夫呸了声,银白的两条眉毛倒竖,没好气儿地道:“这告诉你们,下次听大夫说话要听全,别自个儿瞎想。”

        “是,是,李大夫说的都对。”宋初夏朝他一拱手。

        哪里学来的江湖气儿,越发不像话了。李大夫不仅没消气,反而吹胡子瞪眼起来。

        宋初夏直接哈哈大笑。

        林氏陪柳姐儿和江澈去抓药,宋初夏便趁机出来透口气,顺便逛逛芝林堂,毕竟这么久没回来了。

        一出来,就见后院里坐着一个少年,一身药童衣衫有些发旧,面容清秀。

        “木头哥。”宋初夏在他身旁蹲下,“你怎么没和石头他们一块儿?”

        “我娘他们和你娘一块抓药去了。”木头嗓音比从前粗了不少,显然正处在变声期,幸好没变成难听的鸭公嗓。

        宋初夏哦了一声,没再说话。

        院里有冷风吹来,让她鼻头一时有些刺痒,赶忙揉了揉。

        却听见木头的话儿从耳边传来:“我知道柳姐儿的事儿了,李大夫是个很厉害的大夫,一定可以治好她的。”

        “嗯,我也相信。”宋初夏刚打了个喷嚏,话里带着些许鼻音。

        木头递过来一方帕子,宋初夏感激地接过来,问道:“你是听我娘说的吗?”

        木头耳嗯了一声,似是想到了什么,又开口:“听说夏妹妹在教村里的孩子读书?”

        宋初夏点点头。

        “真厉害。”木头不禁对她竖起大拇指,表示佩服。

        宋初夏注意到木头那双手,骨节匀称修长,若用来握笔,想必十分好看。

        “木头哥,难道你就不想读书吗?”她下意识就把心里想的话脱口而出。

        “我想过啊,谁会不想读书呢。”木头抬头望天道。

        他在芝林堂做药童,虽然跟着师父们识了些字,但也只是为了方便记药方看药册,跟真正的读书人还是不同的,比如诗词歌赋他就一窍不通。

        也是,谁会不想读书呢,尤其这还是个“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时代。

        “那不如你也跟着我读书吧?反正我教石头他们也一样是教。”宋初夏看着他道。

        木头转过头看她一眼,笑了。

        宋初夏一脸不解。

        “夏妹妹,读书是好,可我要去做别的事儿哩。”木头含笑说道,眼睛亮亮的,“更重要的事儿。”

        说这话时,木头的耳根子有些发红,不知是不是被冻的。

        这天儿确实冷,宋初夏裹紧了衣裳,哆嗦着问道:“是什么事儿啊?”

        “当大夫啊。”木头语气悠悠,又不失笃定。

        “我要变成一个很厉害的大夫,去治好我想治的人。”


  https://www.biqivge.com/book/55633923/2543796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