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夜阑渡 > 第一百七十三章 借势

第一百七十三章 借势


  李司玄突然打断明恩“你说什么?”

  明恩被他打断,脑子有些懵“怎么了?”

  “我问你方才说什么?”

  明恩想了想“奴才说,太后没这个必要...”

  “不,不是这句。”

  “奴才说,毕竟您是太后亲生儿子”

  “对!就是这句!”

  明恩愣了一会儿,看着李司玄表情难以言表,忽然反应过来“君上...您是觉着...”

  李司玄抬眸冷冷看着殿门口“不然,她又怎会如此坑害于我?虎毒尚且不食子。”

  明恩舔了舔嘴唇,不知怎么接话,李司玄的猜测不无道理,只是太过大胆了,自己根本没有做好准备。可是自己哪需要准备什么,现下最难受的还是李司玄...

  “君上,孙大人也快到京城了,要不让周祁周垠兄弟二人去查探?”

  李司玄未回话,明恩也知他心中复杂,不便搅扰,有些事还是需要自己排解。

  片刻,李司玄开口“明恩,若我不是太后亲生儿子,该怎么办?”若他不是太后的儿子,那太后的儿子肯定是要来继承皇位的,到时候,这至高无上的权利,还有那即将到来的顾晚衾,不就都灰飞烟灭了么。

  明恩也是慌乱,他哪知道该怎么办,若是普通人家,左不过将李司玄赶出家门,可这是皇位,动辄生死一线,李司玄到那时还有没有命在都是个问题。

  瞧着太后的架势,是要将李司玄的权利架空,让他无还击之力,如果太后的亲生儿子出现,恐怕李司玄那时也不会存在这个世上了。

  “君上,事情还不明确,先别急着下定论。无风不起浪,这么多年了,奴才从未听闻过太后与君上的谣言,或许根本没有您不是太后亲生儿子这一说,可能太后做事偏激了些,毕竟妇人眼界不开阔,做事顾及不到方方面面,所以让君上有这些揣测也未可知。”

  明恩说得也不是没有道理,可是太过片面了,李司玄只觉他是宽慰“也罢,是或不是总要面对的,你私下传信给周祁兄弟二人,让他们尽全力探查太后的事。若有人证物证最好。”

  好奇大过天,终究是想知道若太后不是他亲生母亲,那么谁是?太后的儿子又是谁?自己的母亲还活着么?多半不会了,以太后的狠辣来说,斩草除根都是轻的。

  明恩思虑了一会儿“那么久远的事了,人证物证怕都不好找了,想查出这些事,还得耽搁好长时间。”

  李司玄又怎会不知其中艰难,要查出一年前两年前的事也容易,可这是极隐晦的事,总不可能待两个孩子被人看见面貌之后才互换,所以大多是出生那年的事情,时隔多年,早无迹可寻了,却又不得不查。

  “耽搁些也无妨,只是此事只有他兄弟二人知道,让他们行事小心,莫被太后发现。”直觉告诉他,太后不是个简单的,心中城府颇深,大过诸多男子,这样的人身边没有死士或亲卫,哪会这样顺利。

  明恩点点头“那君上,吐蕃的事...?”这恐怕才是迫在眉睫,吐蕃兵力强悍,蛮攻蛮打,就凭蜀地的天险,也不一定拦得住。

  说到此,李司玄不禁扶额,那个想将刘责安碎尸万段的想法又冒出来了。

  “这么久了,太后也该听些趣事了,这样长时间憋闷着,总归是不好的。”

  明恩了然,这是让他把太后的耳报神调回原来的位置,那么这烫手的山芋也该交给太后来处理了。

  “那该怎么说呢?”明恩小心请示。

  “刘责安做的所有事,统统让他们传去。”

  明恩点头退下。

  小锐子呈了茶上来“君上,请用茶。”

  李司玄捏了捏眉心后接过,小锐子便将之前那盏茶换了下去。

  傍晚,宫中谣言便传得沸沸扬扬了,长街上三三两两聚集了人都在议论。

  “刘大人这胆子可真是够大的,好歹是王室中人,刘大人说杀就杀,愣是半点没犹豫。”

  “要我说,还是这红颜祸水,若不是因为南诏公主,这些人恐怕还有七八十年寿数呢。”

  “你可莫乱嚼舌根子,这南诏公主已在和亲的路上了,君上这般爱重,小心日后她听了闲言碎语将你杀了。”

  “这世道可真是乱,人命如草芥,动不动就被杀,听说南诏王和王妃死得很惨啊。”

  “哪是南诏王和王妃死得惨啊,一刀毙命总归是畅快,那世子妃和小世子才是,可怜那才满月的小孩子,杀了之后还被悬挂在城楼上,想想都渗人。”

  冷风吹过,众人惊惧之下不免两手环抱。

  “刘大人也不怕遭报应,听说婴孩的怨念最是强烈,死得惨烈也就罢了,偏偏他还将尸体悬挂起来,这不是让人死不瞑目么!”

  “就是,这刘大人真是个不怕死的,这样小的孩子也亏他下得去手。”

  “这算什么,刘大人怕是被脏东西附体了,做这些事的时候眼睛都不眨一下。我听说世子妃还是吐蕃的大公主,这下刘大人可是真的招揽祸事了!”

  “也是该的!杀些恶人也就罢了,南诏王室这四人同他又没有仇怨,他想也不想就杀,即便活人放过他,死人也不会放过他。吐蕃人彪悍得很,一个刘大人还不够他们杀了的!”

  “难不成吐蕃要开战了?”

  “要我说,南诏此次恐怕会和吐蕃联手,现下缙朝便有些进退两难了,京城兵力才折损了近十万,哪还有能力抵抗。”

  “你们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不一定就会打起来的。”

  “你最是蠢笨,怎么不会!南诏世子妃可是吐蕃的公主,即便她再不受吐蕃王宠爱,现下死了人,便是打了吐蕃王的脸面,这仇能不报么?”

  “说的也是,人哪有面子重要。”

  “所以啊,咱们还是该尽早备条后路...”

  “未免也太操之过急了些,若是吐蕃王还没过了蜀地就被拦下呢。”

  “你们就是心宽,有备无患总是好的,哪管他最后会是什么样,自己若不将后路留好了,日后还能指望谁去?”这人说罢便挥了挥手“我先回了,提醒你们凡事早做准备吧。”

  剩下几人面面相觑,也觉得他说得对,略略思索了一会儿便离开了。

  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

  这个说法,在宫中的他们更是深谙其中道理。

  


  https://www.biqivge.com/book/61245/60909479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