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书文里的原主觉醒了 > 第37章 第37章

第37章 第37章


赵小草的日子简单而充实,吃饭睡觉,做薯条卖薯条,尽管现在还看不出什么来,可是赵小草知道,自己的日子每天都在变好。

        周末学校不上学,赵小草就想换个地方做薯条,不过到底是人民公园还是去大学门口,赵小草却拿不定主意。

        人民公园那边人多,却可能遇到检查的不让摆摊,大学门口人少点,但是却没人查。

        最后赵小草还是决定去大学门口摆摊卖薯条,人少点没什么,要是被查到就麻烦了,她赵建设说了,要是被查到的话是要没收摆摊的工具的。

        她的推车是借的方奶奶的,要是真的被没收了,她可没法跟方奶奶交代。

        因为要去大学门口摆摊,赵小草出门的时候比平常晚了一些。

        她是这样想的,大学生不上课的话,肯定不会七点多就从学校里出来吧,他们要是出来玩,吃完饭收拾好了,肯定得八点多了吧。

        赵小草想的很好,她做的薯条孩子喜欢吃,大人也觉得好吃,那些大学生肯定也会爱吃的。

        和小学生不一样,大学生国家可是给生活费的,他们手里的零花钱肯定比小学生多,她的薯条肯定好卖的。

        赵小草想的很好,可是现实却没这么美好,她来的时候根本就没打听清楚,人家大学今天上课。

        大学和小学不一样,周六不放假要上课的。

        赵小草到了大学门口附近,找了个地方就摆了摊子开始叫卖,可是她的生意并不算很好,有被她的叫卖声吸引过来的,想尝尝m国小吃是什么样的人过来买,却都是带着孩子出来玩的大人,根本就没有一个像是大学生。

        而且赵小草在这学校门口站了好一会儿了,也没看到大学生打扮的人从学校门口出来,来回进出的都是三四十岁的人。

        这个年纪的根本就不会是大学生。

        赵小草心里有了个不好的猜测,不会是这个大学今天不放假吧。

        又过了一会儿,赵小草终于确定了自己心里的猜测,这个大学周六的确不放假。

        既然都来了这里了,赵小草也不想挪地方了,就在这里大声叫卖,随着太阳越来越高,街上的行人也越来越多,有不少人被赵小草嘴里的“m国小吃”给吸引过来,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买一份尝一尝。

        反正这薯条才五分钱一份,也算不上很贵。

        有人觉得好吃,就要两份带回家给家里的孩子吃,凡是要两份及以上的,赵小草都会多给人带一点。

        卖了这几天的薯条,赵小草也发现一个问题,草纸卷有些不太方便。

        她用草纸卷装薯条,是跟农村集市上卖炒蚕豆的人学的,虽然简单方便,可是却不太适合省城里的人。

        赵小草不止一次听到顾客抱怨了,说这个不太顺手,要是不小心薯条就得撒了。

        今天在这里卖薯条,赵小草又听到有人抱怨,看来这件事得赶紧解决了。

        赵小草一边给人装薯条,一边在心里盘算用什么东西装薯条方便。

        牛皮纸不知道行不行,她见过有人用牛皮纸袋装点心,看着倒是挺合适的。

        不过自己在省城里没有门路,要去哪里找牛皮纸袋呢。

        牛皮纸袋也不知道多少钱一个,自己这薯条可是小本生意,要是牛皮纸袋价钱不合适的话,她就不能用了,得想别的办法了。

        赵小草一边忙活着一边想事情,等到没顾客了,她终于能喘口气了。

        她拿出水壶轻轻抿了口水润润嗓子,总算是缓解了一些嘴巴里的干燥。

        赵小草在外面卖薯条的时候,并不敢多喝水,就怕水喝多了忍不住上厕所。

        她一个人在外面摆摊,要是上厕所的话,摊子都没人看着,被人偷偷连车带筐给推走怎么办。

        抿了口水,赵小草就继续开始叫卖,她刚喊了两声,一辆自行车就冲了过来,停在赵小草的摊子旁边。

        那年轻人把车停在赵小草的摊子旁,一只脚还在自行车的脚蹬子上,一只脚撑在地上,问道:“你这薯条怎么卖?”

        “五分钱一份。”

        年轻人闻言,右手摸索一番,掏出一把纸币,最后拿出一块钱来:“我要一块钱的,哦,对了,你既然卖薯条,那有番茄酱吗,多给我点。”

        赵小草卖了这好几天的薯条,这还是第一个人问有没有番茄酱,看来这个年轻人不仅知道薯条是什么东西,以前还吃过。

        她好奇的抬起头打量了这个年轻人一眼,这年轻人大约二十来岁,身材修长,穿着呢子大衣花衬衫牛仔裤,脚上是一双皮鞋,一双长腿十分引人注目。

        他脸上带着□□镜,遮住了半张脸,露出来的鼻子挺直唇形饱满,尽管看不到他脸上的表情,但是他浑身上下都写满了“吊儿郎当”四个字。

        这样的穿着打扮,一看就知道家境不错,也难怪他直接就要一块钱的薯条,还知道薯条得陪着番茄酱吃。

        赵小草摇摇头,没有接过男人手里的钱,而是轻声说道:“没有,我卖的薯条没有番茄酱。”

        男人像是没想到这个,直接反问道:“没有番茄酱,薯条没有番茄酱那还能叫薯条吗,你是怎么做买卖的。”

        “同志,番茄酱太麻烦,我这里没有。”

        “怎么麻烦,你自己不会做直接去买点配着卖也行啊。”

        赵小草被这个男人的话给逗笑了:“同志,我这是小本买卖,五分钱一份的薯条,我还得去买番茄酱去配它,我还赚不赚钱了。”

        男人被赵小草的话给噎了一下,最后只能说道:“好了,你给我装薯条吧,我不要番茄酱了。”

        赵小草听他这样说,才接过他手里的一块钱,给他包薯条。

        这个男人是赵小草遇到的最大的客户了,她带来的草纸根本就没这么大的,只能分成好几包给这个男人装了。

        那个男人就无聊的坐在自行车上,一只脚撑着地,等着赵小草给他装薯条。

        赵小草给他包了五大包薯条,有用细线把这五包薯条给捆起来,像是买糕点那样。

        男人接了薯条,随便往车子上一挂,长腿意蹬自行车,就离开了。

        赵小草看着他潇洒离去的身影有些羡慕,她什么时候才能买一辆自行车呢,要是有了自行车,她出门卖薯条就方便多了。

        在这条街上,赵小草的薯条卖的并不快,到了中午,她的薯条还剩下小半筐。

        既然出门来了,赵小草也就没回家,她找了个地方吃了点东西,就推着车开始在省城里卖薯条。

        她一边走一边叫卖,倒是也有人被她嘴里的“m国小吃”给吸引了,买上一份尝尝。

        赵小草没去人民公园,最后她把车子停在省机械厂门口,等到工人们来上班,赵小草就开始叫卖。

        机械厂是省里的大厂子,工人们的待遇还是很不错的,听到赵小草的叫卖声,有很多工人都被吸引过来,询问赵小草这东西真的是m国传过来的小吃吗?

        赵小草点点头,说道:“我家里一个堂爷爷,年轻的时候去过m国,他在m国的时候很喜欢吃薯条,在国内没人卖,他就自己做着吃,我做薯条的手艺就是跟他学的。我这薯条五分钱一份,价钱也不贵,就是买点别的小吃零食,也得大几分钱或者一两毛吧,您买我这薯条尝尝,不好吃您来找我。”

        五毛钱一份的薯条真的不贵,有不少工人都买了一份尝尝,想知道这m国小吃到底是哥什么味道。

        不过买了薯条当即就吃的,都是年轻的工人,岁数大点的工人买了薯条,都让赵小草给包好,看样子是带回家吃的。

        在机械厂卖了一会儿,赵小草的薯条还剩下一些,她就推着车沿街叫卖,等到筐里的薯条都卖完了,她才推着车朝着家的方向走去。

        不知不觉间,赵小草走出了很远的距离,周围的环境很是陌生,幸好现在是白天,要不然赵小草得害怕了。

        她问了好几个人才走到熟悉的地方,看到熟悉的景物以后,赵小草心里松了口气。

        赵小草回到家天光还很亮,她也不知道现在是几点,反正很早就是了。

        因为是周六,孩子们都在院子里玩,方奶奶的几个孙子孙女也都过来了,加上章家和曹家的孩子,十几个孩子在院子里跑,几乎要把整个院子都装满了。

        赵小草坐在院子里的方奶奶章老太打了招呼,把竹筐卸下来以后,就开始忙活了。

        衣服要洗一洗,家里要收拾收拾,还有她前几天买了几棵白菜,正好今天有空腌起来,过几天就可以吃了。

        要干的活一大堆,赵小草却丝毫不觉得累,她现在的日子过得很好很好,累点苦点算什么呢。

        赵小草的薯条生意慢慢走上了正轨,她现在一天最少也能卖四大筐薯条,毛利得有二三十块钱,刨除各种费用后,她一天最少也能赚十几块钱。

        眼看着存款每天上涨,赵小草开始想开个店铺了。

        她本来想买个自行车倒出卖薯条,可买个自行车,还不如租个地方卖薯条呢,走街串巷就是卖的再好,也就是个小打小闹的买卖,要是租个地方卖薯条,那才算是在省城彻底扎下根来了呢。


  https://www.biqivge.com/book/62333672/2314753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