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玥玥我啊!只想赚钱呐! > 第151章 白之烨捡漏

第151章 白之烨捡漏


白玥没传信给赫连宸之前的事姑且不论。
  单说白玥传信让他护着白之烨之后的事。
  那个时候赫连宸让墨子将白之烨调到了北部边境的军营里。
  因为北部军营的于统帅是赫连宸这伙的,因此打个招呼大家都能照应一下白之烨,赫连宸也能放心。
  白之烨自打进军营开始就一直是一个火头兵。
  来到北部边境后依然还是老本行。
  北部边境的领导班子是于家将主帅,这于家将可是赫连家族最锋利的一把刀。
  开国之勋,平叛之功,无一不是于家将冲锋陷阵。
  可谓战功赫赫,功勋累累。
  而其领导的军队也是全国首屈一指的王牌军队,素有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之名。
  故而,军队中的士兵也是各个勇猛,彪悍异常。
  可以说那都是各个军队兵峰尖子里选拔出来的,各个骁勇善战。
  这就显得白之烨这么个新兵蛋子格外的微不足道,碌碌无能。
  这也是后来白之烨受争议的一个最根本的导火索。
  …
  于家将之所以驻扎在北部边境是因为北边有一个非常让人忌惮的铁骑之国——也克兀鲁萨国。
  沧澜人都叫他们也国。
  也国位处平原,地域辽阔。人马众多,风俗独特。
  更是周边众国中出了名的民风彪悍。
  起先沧澜初建之时,这也国不过是个弹丸小国而已。
  后来因为屡次骚扰沧澜边境,便被沧澜新帝派兵镇压。
  结果人家也国也不是白给的,联合起周围的其他小国群起而攻之,如汇流入海般势不可挡。
  结果就和沧澜国僵持不下的杠上了。
  最后这也国战争中学经验,甚至发展到了如今这般让人忌惮的铁骑大国。
  但是俗话说得好,狗改不了吃那啥,这也国即便发展到了如今规模却仍是改不掉偷偷摸摸骚扰别人家的恶习。
  因此沧澜帝一怒之下就派出了于家军前去平定。
  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说是平定可一时半会儿也没那么快。因此两方是三天一大仗,两天一小仗,总是摩擦不断。
  而白之烨进入到于家军之列时,正赶上也国又来搞事情。
  于是,于统帅便派了一个副将前去迎战,并且叫战二十里。
  这数百士兵叫战二十里一时半会肯定回不来啊!自然的就更少不了吃饭。
  因此白之烨被老兵坑了一把,把他派去跟军了。
  白之烨颠颠的还挺高兴。
  毕竟这可是真正的战场,自小便心向往之的地方。
  结果到地方他才知道什么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这么说吧,这家伙的锅就没在一个地方架着超过五分钟的。
  基本可以说是一边躲一边做饭。
  更不用说还要观摩战场,帮着拼杀了。
  那可真是脚打后脑勺,焦头烂额,争分夺秒啊!
  不过甭管怎么的,饭是做熟了。
  两边休战时,士兵草草的吃了饭。
  夜间的时候,两边又打起来了。
  战争都讲究个策略,于是沧澜这边的将军就略施小计,使了一个引君入瓮。
  先是派一小部人马前去激怒也国人,然后假意战败逃窜将人引到包围圈。
  虽说是计策可普通士兵都不知道,更不用说只是个掌勺的白之烨了。
  这家伙眼馋上阵杀敌好久了。因此他暗戳戳的偷偷摸摸跟着那小部分人马去杀敌了。
  由于以前跟军的都是有经验没本事的老火头兵,那些人遇战跑都来不及,哪会自己个儿往上窜啊,因此就没人注意到这个拿锅做掩护偷摸溜到前线的白之烨。
  白之烨跟着窜到了前线,也一饱上阵杀敌的快感,毕竟那武不是白学的,一般人还真不是他对手。
  然而打的正起劲呢,这边的小头目就偷偷放了一个暗号,意思等会儿就跑。
  可这事白之烨根本不知道,因此他也没在意,结果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自己这边人都跑出去老远了。
  等他回头再想跑已然来不及了,看着奔腾而来的铁骑战马,这家伙急中生智,将身后的大铁锅罩在了身上。
  这随军伙夫背锅就像战士拿刀一样,得随身带着。
  也得亏这大锅了,不然这天晚上白之烨非得歇菜。
  …
  只见打前头的也国将军气势汹汹驾马而来,杀声震天,威猛异常。想要带着身后的也国士兵乘胜追击。
  然而此时天都黑了,那扣在地上的大铁锅更黑,也国将军也没看见,驾着马就踩上了大铁锅。
  这锅底是什么样大家都知道,那马踩上能得好吗。
  就见这马的两个前蹄当即打了滑崴折了。
  而它身上的也国将军算是倒了血霉了。
  就这么一个马失前蹄的功夫,正在扬刀示威的他被一晃前扑出去,当即脖子卡在了刀刃上…
  就这么的也国将军死了…
  战场上局势瞬息万变,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沧澜国这边将军反应过来了,然后带着埋伏圈的人反过来乘胜追击。

  最后…
  此一战就这样大获全胜,未费一兵一卒,所耗物资只需一个大铁锅,当然还需要一个敢于顶锅的伙夫。
  …
  后来于统帅论功行赏,这白之烨就成了一个愁。
  按理说甭管他怎么杀的敌国将领,总归是杀了,这就得论功行赏,最差也是一个兵长,副尉什么的。
  然而前头说了,这于家军各个都是骁勇善战的勇士,哪会服气白之烨如此捡漏,更何况他是偷偷摸摸的无令应战,因此当即引起了众怒,公愤。
  要说白之烨只是一个普通的火头兵也就罢了,可他是被太子关照的人。
  这一下就把于大将军给难住了,进退维谷啊!最后无奈,只能召集了参将以上军官针对白之烨的事情开了一个小会议。
  也由此白之烨就看见了一个人,一个跟他有血缘关系的人——白应博。
  白之烨在大帐里刚看到白应博的时候还没敢认。
  结果越看越像,最后确定这就是他爹啊。然后他就这么直勾勾的,满眼孺慕的,眼圈腥红的,哽咽无措的慢慢靠近白应博,想要好好看看他爹,抱抱他爹。
  白应博如今失忆了,自然的白之烨是谁他根本不记得了。
  此时看见这小子这么一副表情,还以为他是想用苦肉计打动自己,让自己同意他晋升。
  咳咳,毕竟持反对意见的大部分都是他的手下。
  认亲的过程很是狗血,白之烨哭的稀里哗啦的,结果最后发现他爹根本就不认识他,不仅不认识还是那个最最反对他捡漏的人,于是哭的更惨了…
  这中间于大将军是知道怎么回事的,当初太子还派人来打听过白应博的事,于是就简单的跟白之烨说了一下白应博的情况。
  白之烨听言哭的更惨了,就没听过会有这么坑的爹…
  最后在于大将军的帮助下,两人勉勉强强的相认了。
  可虽说两人现在关系不一样了,但是白应博总不能自己打自己脸又反复无常的改变主意吧。
  最后和事老于大将军又给出了一个主意,让白之烨再上一次战场,若是这回还能取得个好成绩,便两功共奖。
  白之烨无法,又上了一次战场。
  还是那句话,这么久的功夫不是白学的,再加上白之烨一到战场就跟打了鸡血似得,就对比格外的勇猛。
  也因此白应博及白应博手底下的人都开始慢慢信服,不再反对了。
  也因此白之烨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一个仁勇校尉的头衔,不是很大,最小的一个官职,但十五岁的校尉也实属罕见了。
  出于太子之前的叮嘱,后来于大将军便把白之烨父子的这些事都传信告诉了赫连宸。
  而如今赫连宸也告诉了白玥。
  …


  https://www.biqivge.com/book/64739269/3030288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