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农家团宠妹妹是神算大佬 > 第163章 大难不死后要记得来报恩

第163章 大难不死后要记得来报恩


那个人派了很多侍卫出来追他。

        他从小就在村子里带着几个弟弟妹妹上蹿下跳,真的拼了命去跑,一般的侍卫小厮也追不上他。

        而且,那个人对他大概不是很满意吧。

        看到追不上他之后,也就放弃了。

        他原本以为逃回家就安全了,没想到他爹又回来了,回来之后不由分说地将他打了一顿。

        他现在还记得他当时说的话:“你跑什么,你知道老子多辛苦才等到有人愿意买你吗?

        你竟然还敢跑,让老子白白损失了十两银子,老子今天就要打死你。”

        他爹当时抽他抽得特别地狠,皮开肉绽,跟这次也差不多。

        后来他跑出去了。

        躲在山脚下,就是在那里,他遇到了杏儿。

        她在那里哭,看到他满身伤痕地过去,停止了哭泣。

        明明她看到他身上的伤挺害怕的,还是走过来,去摘了草药回来,咬碎,捣碎,敷在他的伤口上。

        摘了树叶,去河边装了一些水过来,喂他喝下。

        陪他在山脚下坐着,直到太阳下山才离开。

        他当时去到山脚下就已经痛得快要昏迷,只记得迷迷糊糊中听到她在自言自语:“原本我以为我已经够可怜了,没想到你比我还要惨。

        看着不过是跟我一样大,却被人打成这样。

        也不知道你在这里遇到我是运气好呢,还是运气不好。

        说你运气好呢,是正好我跟我们村子里的刘大夫学了怎么分辨药材,知道哪些药材可能对你有用。

        说你运气不好你,是因为我自身都难保了,所以我除了摘些药材给你敷一下以外,其他的我也帮不上忙了。

        我听人说大难不死的人必有后福,你这次要是死不掉,你以后可能就有后福了。

        我家里穷,自己过得也不好,帮了人呢,我还是希望有回报的,所以以后你要是有后福了,记得来找我报恩哦。

        嗯,我叫杏儿,山下村的杏儿。”

        她的声音挺好听的,像潺潺流水般浅吟。

        说出来的话挺真实不做作。

        他这一记就记了一年多。

        可他那次死不掉之后,一直到现在好像也没有什么后福,并且前几天又被打了一次。

        他怕他没有大福前的报恩方式会不讨她喜欢。

        比如可能只能捅几个鸟蛋拿去给她,或者给他们家割点猪草?

        然而,他没想到,等他真正踏足山下村听到她的消息时,等来的就是这样的结果。

        大黄没跟二郎说这些。

        到了黄家,四郎跟六郎将他们带来的东西交给胡氏。

        胡氏也包了粽子,以前家里穷没这个条件就算了,今年虽然还是穷,可老二媳妇给他们拿了包粽子的食材回来。

        就肯定是要包一下的。

        一看到苏夏他们过来,胡氏就将粽子拿出来给他们吃。

        “姥姥包的粽子跟阿奶包的粽子不一样。”

        苏夏吃着胡氏给她剥开的粽子就开始点评。

        “阿奶包的粽子是长的,里面的米是白白的,可姥姥包的粽子是四角形,里面的米跟红烧肉一个颜色,跟阿奶包的粽子一样好吃。”

        六郎也拿起一个粽子吃,他比苏夏年纪大一些,懂得比苏夏多,“姥姥家的粽子米里面放了酱油,我更喜欢吃姥姥家的粽子。”

        加了酱油的米,他觉得味道更好了。

        四郎也点点头:“我也觉得姥姥家包的粽子味道很好,我们以前都没吃过这样的粽子。”

        他们这里包粽子米上都是不酱油的,就是一层糯米,一层泡开去皮的绿豆,再塞上肉或是咸蛋黄啊,直接就包起来。

        一般就是包成胖胖的长条形。

        像这种四角形,米里又放了酱油的粽子他还是第一次吃。

        就算是比他年纪要大一些的二郎以前也没吃过。

        胡氏看到孩子们都喜欢她包的粽子,高兴地说道:“这是江南那边的包法,你们要是喜欢吃的话,以后你们过来,姥姥都包给你们吃。”

        老二媳妇拿过来的五斤糯米还剩了一些,正好留着以后他们过来的时候再包。

        “江南?”苏夏咬了一大口粽子,含糊不清地问:“江南是谁?这是他包的粽子吗?”

        “江南是地方,不是人。”

        苏夏吃粽子吃到嘴边都是糯米,胡氏伸手将她嘴角的糯米刮下来,放到自己嘴巴,舔掉。

        “哦,那姥姥去过江南吗?”

        苏夏听懂了一点,又咬下一大口粽子,好奇地看着胡氏。

        “姥姥小的时候是在江南长大的,”胡氏的眼神变了,她想起了她的过往:“你们的太姥爷跟太姥姥都是江南人,江南是个很漂亮很漂亮的地方。

        那里是鱼米之乡,物产富足,到处是小桥流水人家……”

        苏夏认认真真地听故事,听着听着,粽子吃完了,她舔着手指,有些疑惑:“那姥姥为什么要离开江南?太姥姥跟太姥爷他们呢?他们不跟姥姥一起吗?”

        “你太姥爷跟太姥姥他们走了……”

        胡氏声音渐渐变得低落,也没跟苏夏他们说为什么会从江南来到这里。

        苏夏眨眨眼睛,她感觉到姥姥好像很难过。

        她伸出沾了糯米黏糊糊的小手,努力包住了胡氏的大手,信誓旦旦地说道:“我以后一定会带姥姥回江南的。”

        胡氏眼睛笼上一层雾气,应道:“那姥姥就等着夏宝带姥姥回江南了。”

        “嗯哒,我很厉害哒,我肯定可以带姥姥回江南的。”

        本来有些伤感的气氛,被苏夏这番有些自恋的话打破,就连胡氏脸上也染上了一些笑容。

        苏夏他们还要赶回去吃午饭,阿奶在家里做了大餐呢,她要回去吃粉煎排骨的,在黄家又吃了一个粽子就回去了。

        她一路上都想着要用草木灰煎排骨,可回到家之后,发现阿奶只做了红烧排骨,就有些失望。

        但红烧排骨也很好吃。

        她一口气吃了很多很多。

        吃饭的时候,苏夏跟老二媳妇说了太姥爷是江南人的事情。

        老二媳妇有些意外,“我倒是从来都没听娘说过姥爷跟姥姥的事情,我也不知道原来娘是江南人。”

        英雄尚且不问出身,老二媳妇连狗熊都算不上,关于出身的话题很快翻篇。

        端午节一过,书院那边正式开工。

        苏家的新房子也开工了。

        苏老爷子把他们家后面的地全部买了下来。


  https://www.biqivge.com/book/64756323/2690751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