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九零之白手起家 > 第62章 过大年

第62章 过大年


瑛瑛掉了颗门牙,一张嘴说话就漏风,要是她管纪律的时候被同学们笑话怎么办呢?

        她整天担心这回事,把小嘴巴闭得紧紧的,到非讲话不可的时候,才勉强说几个字。

        反常的是,这次许扬高没有再来嘲笑她,她转念一想,肯定是细仔哥哥的教训起了作用。

        所幸很快就到期末考试,她终于不用再担心,只是经常对着镜子开张嘴巴,观察自己的牙齿什么时候重新长出来。

        但等好不容易冒出一点点尖儿时,另一颗门牙又开始松动,瑛瑛顶了顶松动的门牙,叹口气。

        今年过年,妈妈肯定不让她吃糖了,周叔叔送给她的巧克力还没吃完呢。

        “瑛瑛,别照镜子了,我们该出门了。”陈郁文站在门口叫女儿。

        马上就是农历新年,昨天忙完年前最后一笔订单后,公司已经放假。

        今天出门,是赶在超市关门前再去买点年货。第一次在深市的新家过年,当然得准备充分些。

        上街买年货是一年到头最快乐的日子,瑛瑛欢呼一声,立马放下小镜子跑出来。

        “巧克力、花生糖、橡皮糖、旺旺大礼包……”

        坐在轿车后座,瑛瑛一个一个给妈妈念她列出来的年货清单,这是她昨天连夜整理出来的。

        陈郁文一边打方向盘一边笑:“买这么多糖又吃不了,小心到时候牙疼。”

        “妈妈,你说的要奖励我嘛!”

        瑛瑛有点小小的不服气,前两天她去学校拿成绩,妈妈一看到双百分就说奖励她呢。

        “行,买吧。”陈郁文没辙,只好答应她。过年走亲戚,边家肯定要送点东西的,吴姐家也得送点,今天一起买得了。

        超市里半个月前就开始放喜庆音乐,瑛瑛从门口推了个小推车过来,她人太小,只勉强比推车高一个脑袋,根本控制不住推车。

        “要不要坐到推车里去呀?”看到旁边有些家长把孩子放进推车里,陈郁文也问道。

        “才不要呢!”她又不是不会走路的小孩子!瑛瑛的脸蛋红红的。

        她很快就钻进超市零食区里,跟条小鱼遨游在大海里一样,拿出她的小小手账本,对照着购物清单,“妈妈,我们买点上好佳好不好呀?”

        “妈妈,我还想吃鱿鱼丝。”

        陈郁文几乎有求必应,一年就这么一次,稍微放纵一下孩子也没事。

        最后,她们整整推了一大车零食干货出来,费了好大力气才把这堆东西搬到轿车后备厢,还得开车去花鸟市场买花。

        广东人过年,总得有些鲜花陪衬,她们也算是入乡随俗。

        开车到花鸟市场,这里人比超市更多,简直人来人往,个个手上都抱着年橘年花,陈郁文开车绕了好几圈才勉强找到一个停车位。

        瑛瑛还是第一次来花鸟市场,以前老家阳城没什么花好看,最多是路边花坛里有几朵灰扑扑的野花。

        但现在市场里遍地都是五颜六色的年花,这些年花和她植物园里看的又不太一样,好像更喜庆更生机勃勃些。

        她一路走走停停,偶尔还蹲下身观察路边的年花,伸出手碰碰花瓣。她有点可惜,今天应该把家里的相机带过来的,把这些花拍给庞小白看。

        庞小白说他要回香港过年,香港有这些漂亮的花吗?

        “妈妈,为什么要给花穿衣服呀?”她指着□□上过了一圈红纸的水仙花道。

        “小朋友,是因为更喜庆好看噢。”摊主也不阻拦她的动作,笑眯眯回答道。

        瑛瑛明白了,摇了摇妈妈的衣角,示意自己想要这盆水仙花。

        陈郁文爽快掏钱买了下来。一路逛完花市再逛回来,陈郁文左手一盆年橘右手一盆水仙,瑛瑛手里抱着蝴蝶兰,兴高采烈跟着妈妈回家去。

        吴娟花今天还留在家里,这是她今年最后一天上工,母女俩去购买年货,她就在家里打扫卫生,今晚再帮着准备一点年夜饭的菜,就能下班了。

        一开门,看见满满当当的一堆年货,吴娟花笑道:“买这么多东西呀?”她在围裙上擦擦手,赶紧来帮着搬东西。

        等东西全部搬完,瑛瑛已经累得瘫在沙发上,“妈妈,过年好累呀!”

        怎么以前没觉得过年累呢?

        也许是没机会去买这么多年货,以前只是买一点牛奶和瓜子花生,妈妈就要叫停了,别人家送来的年货,妈妈还要拿去走亲戚,不让她随便吃的。

        但是今年,妈妈说买的东西都是她的!

        “瑛瑛,赶紧去把你给周教授买的礼物送过去呀,趁着人家还在,说不定明天周教授就回香港了。”

        刚才逛街的时候,瑛瑛非要给周教授买两支剑兰,说是她送给周叔叔的新年礼物。

        刚才上楼来的时候她看了一眼,周教授家的屋子还亮着灯,应该有人在里面。

        瑛瑛听见这话,总算不瘫了,一下子从沙发上弹起来,抱着两支包好的剑兰和在商场买的新手帕就蹬蹬跑出去。

        “瑛瑛跟周教授倒是投缘。”吴娟花看了笑着说。

        陈郁文也从一堆年货中选了些茶叶水果出来,周教授帮过她好几次,她一直没想好能送周教授什么,想到他似乎爱喝茶,这才买了些茶叶。

        周嘉和正在房间里收拾行李,准备明天前往欧洲。

        说是收拾行李,其实只有两套西装和简单的洗漱用品,其余的全是书和各类资料,把一个不大的行李箱塞得满满当当。

        最后泡一盏茶,倒水时透过书房的窗户,他默默望着那面,窗户上贴了一张窗花剪纸,流露出浓浓的新年气氛。

        热水从杯盏中流出来,烫到他手背和指尖,周嘉和轻轻“嘶”了一声,终于收回视线。

        与此同时,客厅响起敲门声,这个点只会是助理给他把机票送过来,开门一看,却是隔壁一家。

        “周叔叔,新年快乐!”瑛瑛抱着她亲手挑选的花束蹦蹦跳跳,把手里的花送给他。

        马上就是过年,瑛瑛穿了一条红色天鹅绒连衣裙,黑色的高领打底衫,马尾高高扎起来,再穿一双蝴蝶结小皮鞋,跟个小公主一样。

        跟在她身后的陈郁文也穿了件红毛衣,浅色牛仔裤,短发蓬松,显得气色很好。

        周嘉和愣了一下,随即露出笑容,弯腰接过花,“谢谢瑛瑛,也祝你新年快乐,进来坐一下吧?”最后一句话是对着陈郁文说的。

        陈郁文还在推辞,但瑛瑛已经毫不客气地跑进去,她没办法,只好跟进去,还要佯装生气,“瑛瑛,不要调皮。”

        她一眼就看到桌上摆了一套茶具,茶叶在半透明的热水中浮浮沉沉。周教授果然喜欢茶,礼物应该没有挑错。

        “没关系的。”周嘉和摸摸她的脑袋,从兜里摸出一个红包来,“送给瑛瑛,周叔叔的小心意。”

        “周教授,你别……”话还没说完,他已经笑着摇摇头,“讨个吉利而已,瑛瑛是小孩子嘛。”

        话这么一说,陈郁文再推辞反倒显得生疏,只好应承下来。

        “周教授明天要回香港吗?”她看到收拾了一半的行李,随口问道。

        “要去欧洲参加一个学术会议,时间赶不上,就不回香港了。”

        她察觉到这话似乎不像表面上那么简单,过年不回家的始终是少数,但没有打听别人隐私的道理,她只好笑笑不说话。

        见整间屋子都冷冷清清的,没有半点过年的气氛,她突然冲动开口道:“周教授今晚没事的话,不如来家里吃饭吧?”

        本来以为凭周教授从不肯麻烦人的性格,他应该会拒绝的,谁想到他竟然笑着说了一声“好。”

        虽然两家就住对门,但这还是他头一回上门拜访。

        家里色调清新温暖,靠近阳台处摆了张工作台,上面是屋主的工作资料,家里随处可见小主人的玩具,茶几上摆着年橘年花,电视里正在放历年春晚精选节目。

        “家里没怎么收拾,周教授你将就一下。”陈郁文一边说,一边朝瑛瑛使了个眼色,她今早非要玩过家家的游戏,把所有玩具娃娃都摆出来,还没来得及收拾呢。

        瑛瑛吐吐舌头扮了个鬼脸,赶紧把桌上的娃娃们搬走。

        “瑛瑛,你不是说周教授还指导过你拉小提琴吗?给周教授拉一支曲子吧,看看你有没有进步。”就像所有家长一样,家里有人来拜年,她也想让孩子表演一下才艺。

        要是以前,瑛瑛小朋友肯定不好意思扭扭捏捏,但在兴趣班学习这么久,元旦还上台表演一次,她锻炼得落落大方。何况前两天她终于学会拉一支简单的曲子,正想给周叔叔展示呢。

        她蹦蹦跳跳去房间,把自己的小提琴给抱出来,像模像样地站好,“下面,有请瑛瑛小朋友给大家表演!”

        陈郁文和周嘉和一起捧场地给她鼓掌。

        经过快小半年的训练,琴声终于不像最开始跟锯床腿那样,开始有些优美悦耳的韵味在里面。

        “真棒,瑛瑛进步很快。”周嘉和毫不吝啬表扬,瑛瑛却两眼亮晶晶地问他:“周叔叔,我都拉给你听了,你能拉一支给我听吗?”

        她想得很简单,周叔叔指导她的时候都这么厉害,他真正拉琴,会不会比兴趣班的老师更厉害呢?

        小孩子说话没想那么多,但在陈郁文看来这个要求有些过分了,刚要开口阻止,谁想到周嘉和已经应承下来,“好吧,那我拉一支曲子,感谢瑛瑛的表演。”

        “耶!”瑛瑛蹦了起来。

        站起来好像显得太过刻意,周嘉和就坐在沙发上拿过小提琴,稍微调试琴弦后,架在肩上演奏起来。

        他微微侧着身,窗外光影照在他侧脸上,音符从明暗交界处的琴弦上倾泻下来。

        陈郁文听出来了,他拉的是《梁祝》里最耳熟能详的一段。

        听说世界上有华人在的地方就有《梁祝》,她想着周教授明天就要远去欧洲,这段旋律也许会一直伴随着他。

        一小节很快就演奏完,瑛瑛趴在沙发边沿,两手托着下巴,听得如痴如醉。原来周叔叔比她想象中还要厉害这么多!

        “很久没有好好练过,都生疏了。”周嘉和睁开眼,将小提琴放回琴盒中。

        “哪里,您很厉害,我这种门外汉都听出来了。”

        大概是被她自嘲一句“门外汉”逗笑,周嘉和笑得耳廓都有些发红,只是掩在稍长的头发下看不太出来。

        电视里的春晚开始播赵本山和范伟的《红高粱模特队》,她怕周教授不爱看这种下里巴人的节目,正准备换台或者把电视机音量调小些,他笑道:“没关系,不用管我,我看什么都可以的。”

        这么一说,她反倒不好意思换台了,瑛瑛一个人倒看得津津有味,坐在周嘉和身边,肚子都快笑痛了。

        她故意模仿赵本山的铁岭口音:“白天想,夜里哭,做梦都想赴首都……”台词还没念上两句,她就跟着咯咯笑起来。

        “周叔叔,”瑛瑛剥了一个砂糖橘放在周嘉和手里,又给妈妈也剥了一个橘子,“首都真的有那么好吗?”她只在课本和电视上看到过首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有机会能去故宫看一看呢?

        她想知道,慈禧真的顿顿都吃满汉全席吗?在太空上真的能看见长城吗?

        吴姐很快做好饭端了出来,一看满桌的菜几乎都放了辣椒,陈郁文才想起忌口这回事,“周教授,您能吃辣吗?”

        她们母女俩都是阳城胃口,无辣不欢的,就连吴姐也跟着她们学会了吃辣。

        香港人恐怕口味清淡,不知道能不能适应。早知道,该多让吴姐准备两个粤菜的。

        周嘉和有点不确定,“应该可以吧。”

        十分钟后,他被辣得满脸通红,连喝好几口凉白开都压不下那股子灼烧感,还是瑛瑛眼疾手快给他倒了杯牛奶来,妈妈说这个解辣。

        他选择以最快速度告辞回家,谁想到没几分钟又传来敲门声,他以为是陈郁文,理了理领带,把额头上被辣出来的汗擦掉,这才去开门。

        门外站的是他的助理,“franklin,机票已经买好了,这一季的财务报表你要过目吗?”

        他在香港有从家族继承的产业,全部交给助理和职业经理人打理,自己很少亲自打点,只偶尔过问一下。

        不是想见的人,周嘉和眼里有点不易察觉的失望。他推门让助理进来,“不看了,机票给我吧。”

        “franklin,董事长刚才打电话过来,问你什么时候回去过年,知道你不回去,董事长很生气……”

        老太太心疼儿子从小被过继出去,临走前除了老爷子分配的一笔遗产,又把自己的私产都留给他。

        万铭实业的董事长是他亲大哥,对弟弟这两年逐渐把事业重心移向内地的行为非常不满。

        周嘉和闭着眼睛坐在沙发上没什么反应,只默默消化着胃中的灼烧感,他想,从法国回来之后,他该学着吃辣了。

        黔菜也许是学习吃辣的不错选择。


  https://www.biqivge.com/book/82929153/2625474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