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福运医妃旺夫命,王爷越宠江山越稳 > 第316章 海军权到手

第316章 海军权到手


对于阿沅姐和小盼哥暂时离开幽州这事,不光是沈冬素不舍,整个幽州城一半的人都不舍。
甲四差点从丹东跑回来,幸好理智尚在,派了心腹回来劝留。
虽然陈黎去丹东之后,甲四有了外置大脑,复杂要费脑的事都交给陈黎。
但甲四还是觉得,莫大人的计谋更合他的脾气。
莫大人不会将话说一半,什么事都会掰明白了解释给他听。
不像陈黎,跟他共事总让人忍不住想打他,总是说话说一半。
还爱说‘到时候你就知道了’,或是笑而不语,给一个‘你猜’的眼神。
甲四很担心再这样下去,陈黎没死在高丽人手里,先被他打死了。
所以总跟莫修谨通信,听他开解,或是跟他讨主意。
莫修谨此次离开幽州,最少也要半年才能回来,甲四怎么能不急!
第二个不舍的是大哥,因为甲四去丹东,将训练新兵的差事给了他。
可怜他自己都没领过兵,只在光州参加过兵训,哪里懂训新兵?
特别是现在新兵还是当海军训,就连军中将领也是摸着石头过活。
倒是莫修谨,冬素将后世练海军的一些事口述讲给他听,而他则能很快写出章程。
他这一走,还真没人能担当这份差事。
庞先生同样不舍,自从莫大人回城,他能去万书阁的时间越来越多了。
可以说,在幽州城大小将领官吏眼中,莫公子就是共用大脑。
全城最聪明的人。他这一走,大家都觉得脑子要发怵了。
而全幽州最不舍得阿沅姐的,应该是还不会说话的小宝了吧?
这几天阿沅姐有空就来抱她,跟她说着姨姨要离开之类的话。
小宝的小嘴巴瘪呀瘪,然后阿沅心有不忍,先哭了起来,小宝跟着哭。
听到妹妹哭,哥哥也跟着哭。
每次话别,都以这三人大哭小哭结束。
孤儿院的孩子们更加舍不得蔡姐姐,自从阿沅姐接手孤儿院。
孩子们的衣、食和住所环境,都大为改观。
阿沅姐还组织了好几次,年纪大点的孩子去各学院参观。
激励他们,长大之后也能去万书阁或工匠学院,读书或学得一技之长。
孩子们的精气神都变好了,以前麻木的眼神,现在变得精神奕奕。
小婴儿自阿沅姐来了之后,红臀、冷疮都没了。
阿沅姐耐心地给他们洗澡,擦药膏,换上干净又软和的棉制小衣裳。
冬素将龙凤胎穿小的衣裳,都给阿沅姐带到孤儿院。
又跟医药研究院的医师,研制儿童配方的营养粉和葡萄糖粉。
虽然比蛋白粉要差一点,但对这个时代的孩子来说,比喝白粥要营养多了。
可惜因为这个时代密封效果不理想,这些儿童营养补品很难长期保存。
也就无法大规模制作了售卖,只能在城中以现买现吃的方式,卖给孩子当加餐。
很多人听说是王妃专为孩童制做的补品,都愿意买一些给孩子吃。
再有阿沅在医护学院,专门教授孕产相关的医学知识。
虽然她自己没生过孩子,但白师父最擅长的就是妇科。
阿沅姐学的也是妇科,加上跟冬素学的生育相观的知识。
而幽州的医师主要是军医,对妇产方面的知识了解有限。
阿沅姐的加入,弥补了医护学院的短板。
她教导学生认真又仔细,温柔有耐心,跟那些严肃的军医都不同。
女孩们都喜欢听蔡医师的课,每次阿沅姐授课,小课堂都坐不下,必须去大礼堂上课。
一听蔡夫子要暂时离开幽州,不少女孩子都伤心落泪。
阿沅姐安慰她们,很快她的师父就能来授课,并且她最多半年,就会回来。
谢清芷和陈落雪等贵女也很不舍得阿沅姐离开,她们常到凌王府询问王妃事宜。
而王妃太忙,能跟她们细说详谈的时间极少。
而月见姑娘又太过严肃,少言寡语。
自从阿沅姐来了之后,事情就完全不同了。
阿沅姐虽然读书不多,但见多识广,对贵女们来说,完全陌生的滇州和北疆部落,阿沅姐都知之甚详。
王妃的家乡光州,阿沅比月见更熟悉,因为她自己就是光州的。
她曾经嫁进卢家,虽然那是一段极不堪的回忆。
但到底对长安勋贵之家的礼仪有所了解,还曾被卢家的嬷嬷强硬教导了一段时间。
这样一来她跟贵女们往来,礼仪方面丝毫不差。
她又是王妃的表姐,贵女们极爱和她往来。
自从阿沅姐住进王府,贵女们来拜访的次数明显增加。
阿沅姐还带她们去过孤儿院,贵女们捐赠了不少物资。
阿沅姐和小盼哥都没提及这次回光州,要办婚礼的事。
两人都想低调地回家乡,办一场简单的婚礼。
甚至害怕被幽州的大家知道,大张旗鼓地送礼恭贺。
很快就准备好回光州要带的东西,大哥可惜地说,要是能走海运,到江南的海港,再从江南到光州,要省时的多。
莫修谨却不这么认为,麻城遭灾,流民遍野,肯定有很多流民往江南去,江南只怕也不太平,还是走陆路更稳妥。
临走前,沈冬素设了家宴,邀请了丁启和沈冬月,还有他们的儿子狗儿。
沈冬月生狗儿遭了罪,加上她之前身体和精神一直不太好,丁启便让她坐了双月子。
一直到正月底才正式出月子,给狗儿办的满月酒。
冬素亲自参宴,送了重礼。
见沈冬月保养的挺好,白胖了不少,眼神中常年有的戒备的担忧渐消。
也许是兵强马壮的幽州城让她安心不少,不再惧怕冯文生会找来。
抱着孩子的时候,她眉目之间母性的慈爱极为动人。
沈冬素和阿沅姐都觉得不可思议,甚至无法将现在的她,和当初那个跟原主抢冯文生,尖酸嚣张的姑娘联系到一起。
经历这么多,沈冬月简直跟破蜕重生一样,过去身上的痕迹越来越少,如今的她完全一幅贤妻慈母的模样。
沈冬素对此很是感慨,既为沈冬月有了幸福的人生而高兴,又为原主的而惋惜。
那个温柔老实,胆小怯弱的姑娘,曾经在沈冬月想跳河自尽的时候。
留下的执念给沈冬素示警,她没有恨过这个堂姐,甚至希望她能活下来。
如今,沈冬素觉得即便百年后她到九泉之下,见到原主,也能自豪地告诉她。
我没辜负你的身体、你的命运、你的信任,你所珍视的人,都有幸福的一生……
只是不知为何,沈冬月对阿沅姐敬重和客气中带着疏离。
阿沅姐多敏感啊,一下子就察觉到了,所以极少去沈冬月家做客。
至于原因,沈冬月连丁启也不好意思说,那让她觉得自己很羞愧。
因为她嫉妒阿沅。
阿沅来到幽州后,很快名声鹊起,当了女夫子,去流民办做女官,是人人称颂的王妃表姐。
她总是忍不住想,如果自己当初没犯下那样的错。
现在她也是人人称赞的王妃堂姐,也能做女官,干一番事业。
可惜,当初她那样对不起冬素,实在没脸再问冬素要什么。
而她总是惧怕冯文生找上门,更不敢抛头露面。
她只能在夜深人静地时候幻想着,如果、如果……
可惜,人生没有如果。她也不耻自己的想法。
但面对阿沅,就是忍不住嫉妒之心,只能以疏离应对。
她不知道的,看到可爱的狗儿,阿沅姐也羡慕她啊!
能和相爱的人生下健康的孩子,对阿沅姐来说,是此生都不可能的事。
也许人生就是这样吧,你羡慕别人的时候,别人也在羡慕着你。
沈冬素头一回带龙凤胎出城,就是送别舅舅和舅娘兼姨母,也就是小盼哥和阿沅姐。
一路上,几人坐在大马车里,小盼哥抱着大宝,阿沅姐抱着小宝。
冬素告别的话都没说几句,这两人就忙着和龙凤胎咿咿呀呀地说婴语。
冬素本来准备了满满当当三马车的幽州特产,让小盼哥带回老家。
小盼哥很无语,说带着这些东西赶路,得多耗十天半个月才能到家。
现在幽州往中原的驿站都多,只要银子带的够,根本不用愁会风餐露宿。
至于特产更不用带,每年托姜家商队往光州送的东西,特产也变成寻常物了。
就这样两人轻装简从地出发,除了小盼哥的药、一些干粮和换衣衣裳,就没别的行李。
冬素还真给小盼哥准备了一箱金子,小盼哥哈哈大笑,说她生孩子之后脑子都不灵光了。
带这么多金子赶路,不是引诱山匪流寇来抢的吗!
你写一封手书,我拿给刘管家,从光州钱庄拿银子,不是又方便又安全?
懂了,没有银行的时代,她的手书就相当于取款单。
对于小盼哥骂她脑子不灵光这事,她回一个大大的白眼。
但对于这种取款方式,让她觉得,是时候该入股钱庄了。
现在的钱庄模式太单一,以前她钱不多,根本没胆子开银行。
现在则不同了,姜家从海外,还有北境的矿产,和从北疆运回来的原始金、银块,她觉得自己完全有能力开银行!
送到十里长亭,小盼哥不让再往前送,沈冬素从马车箱里取出一套首饰头面,和一对价值千金的玉佩。
含泪送给阿沅姐:“我无法参加你们的婚礼,只以此薄礼恭贺。
阿沅姐,你一定要幸福。
我在幽州,等你们回来。”
阿沅抱住她,同样泣不成声,重重点头:
“嗯,我们很快就会回来。”
接着又坚定地道一句:“我们一定会幸福的。”
沈冬素以前觉得她和凌王的感情之路极为坎坷,现在想想,比起阿沅姐和小盼哥,她和凌王简直是太顺遂了!
顶多就是身份上面的差距,还有前期凌王算是‘骗婚’。
不过那些压力大多被凌墨萧给挡住,到她身上的压力就极小。
且她自信豁达,压根不在乎在勋贵中有什么名声,也没想过讨好那些人。
真说坎坷之处,也就是现在,跟凌墨萧两地分离,日日揪心他的生死安危,自己在家带孩子,还要看顾诺大一份家业……
再思阿沅姐和小盼哥,才是真的不容易啊!
沈冬素无比虔诚地祈求神灵,一定要让这对历经磨难的有情人,能一生幸福。
以阿沅姐和小盼哥的功劳,她当然不会只送这么寒酸的礼物。
她已经悄悄让工部在离王府不远的地方,圈地建宅院,三进三出的大宅子。
配有极大的后花园,可种花种草或种草药,等他们从光州回来,这套宅子就送给他们做婚房。
其实凭莫修谨在北征之战上立的功劳,不会比姜宏小多少,真据实上报朝廷,即便无法封爵,也会封官。
但莫修谨不同意上报功勋,因为一但上报朝廷,他前期假扮陆云舟之事也会被牵挂出来。
那样一来太子党便会揪到破绽,说鞑子那边指证皇后的事,都是他所为。
这一件大功,必须封尘档案,只要凌王知晓就行,万不可让旁人知道。
二则就是,上报朝廷他就得回长安面圣,而他的病,随时都有可能复发。
即便没有发病,被太子党的人查到他有疯病,朝廷也不可能授他官职。
太子党还会利用这一点攻击凌王妃,表哥有疯情,凌王妃会不会也有疯病之类的。
故而莫修谨从一开始就没想过,从朝廷那里受封官职。
便是做官,他只要从凌王这里授官就好,为建设幽州做事。
就像庞先生一般,是属于凌王的属官。
所以小盼哥虽然立下大功,却不能上报朝廷。
只有幽州的亲信才知道,他立了多大的功劳!可谓九死一生。
凌王不会亏待他,冬素更不会,香车宝马、锦衣豪宅,后半生平安顺遂,是小盼哥和阿沅姐应得的。
不过物质方面她能保证,但凭小盼哥那高度的责任心,想让他万事不管,安心养病,是不可能的。
早期的小盼哥,用一种燃烧自己,为至亲谋取幸福的态度生活,那么炽热又疯狂。
直到阿沅姐那一碗绝育药喝下,他才明白阿沅的决心。
愿意调养身体,多活几年,好能陪阿沅姐久一点。
看着他们的马车渐行渐远,冬素轻声对怀里的小宝说:
“等姨姨回来,你们都要周岁了。”这个时代的马车太慢,一别,便是以月、以年来计。
阿沅姐和小盼哥一走,感觉整个王府都空了一半,明明他们没回来之前,王府也是这样的啊。
双胞胎月份大了,白天睡眠时间减少,并且一醒就不想呆在卧室。
特别是大宝,对着门的方向,啊啊地叫着。
冬素正式开启带娃上班,反正她是老大,也没人敢反对。
天气渐暖,花厅里摆的巨大的铜炭炉撤去,一些不必要的摆件,会嗑到孩子头的高桌椅全部撤去。
铺上厚厚的地毯,隔出一半当冬素的办公室,另一半是孩子的爬行垫。
当然,孩子还在学爬,已经会熟练地滚和抓玩具。
冬素觉得,工作当中,抬头就能看到宝宝们,让她安心一些。
若放在后宅,她在花厅,但凡听到孩子哭,她就会心急不已。
而半天没听到孩子哭,同样不安心,反正就是看不到孩子就紧张兮兮的。
这一点,相信只有当娘的人能理解。
干脆把孩子带着办公,就是太影响办公进度了,特别是庞先生来时。
明明半个时辰能聊完的事,现在最少一个时辰才能说完。
庞先生明明还不是老头子,但一抱上大宝,就开始说凌墨萧小时候的事,彻底成老头了。
谢清芷这些女官来时,则爱逗小宝,一逗就笑,一笑人心都化了。
每个来找王妃商议事宜的官员,不管来时是焦急、担忧、急切,走时都变得笑意盈盈。
沈冬素想起刚和凌墨萧成亲的时候,庞先生总说她是福妃。
现在龙凤胎成幽州的福宝了。
四月底的时候,沈冬素终于等来了一直期待的事。
陈星耀不负众望,再一次当钦差,送来了圣旨。
这次他来幽州,比上一次受欢迎多了。凌王妃亲自迎接到城门口,听他念完圣旨还不算,立即抢过来看一遍。
再看那海军大印、虎符,全幽州的官员都欢呼起来。
终于熬出头了啊!我们幽州城牛了啊!
我们能建海军啊!
高丽、新罗、倭国,洗干净大道,给老娘等着,等老娘去将幽州军旗插到你们王庭上面。
陈星耀跑得快,先送来了这几样重要的东西。还有护卫在后面押送军需,不过跟之前一样,朝廷扣扣索索。
竟然说先建一支五人队的海军队,造十艘海船,震慑一下高丽。
等后面国库丰盈,再增加兵力。
太阳的,五千人能打高丽吗?我幽州现在出海打鱼的渔夫都不止五千人!
还造十艘海船,就朝廷给的银子,连造一艘都不够。
朝廷竟然还拿老古董江船的造价给她算,老娘要造的是有投石机,能投射火药和鱼油的巨大战舰。
不是皇帝出游花里胡哨的江船!
她安抚自己,冷静,冷静,别忘了你最需要的是海军权,朝廷小气又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
先把军权握紧,军资后面再慢慢要。


  https://www.biqivge.com/book/95669651/3030271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