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快穿之大佬成长之路 > 第15章 被炮灰的太子14

第15章 被炮灰的太子14


卓悦在现代大学学的就是工商管理,这种简单的记账方式她还是知道的。

        三柱结算法比较简单,就是“入-出=余”。

        而四柱结算法稍微复杂些,为“旧管+新收-开除=实在”,用现代的说法就是期初余额+本期增加数-本期减少数=期末余额,这种记账方法也是现代常用的。

        在表达上,账本基本就是流水账,而数字则都用汉字表示。

        在计算方式上,有算筹计数法和珠算。

        算筹中1-5分别以纵横方式排列相应数目的算筹来表示,6-9则以上面的算筹再加下面相应的算筹来表示。表示多位数时,个位用纵式,十位用横式,百位用纵式,千位用横式,以此类推,遇零则置空,遵循一百进位制。这种算法目前最为普及。

        但要说便捷,还是珠算更便捷,只是因为珠算不仅要有算盘,还需要用到口诀,普通百姓接触不到,只有专门的账房先生才会用到。

        原主从小就是父亲手把手教的掌家,自然是两种都学了的。

        而卓悦本就有底子,又有原主的记忆,稍微一琢磨也就明白了。

        甚至因为受过高等教育,在算账这方面比原主更精通些。

        有的同学就问了:“我也受过高等教育,怎么不知道这些?”

        那是因为你学的专业不是工商管理,只要你上过工商管理,你会发现企业管理、人力资源、会计、计算机应用、金融啥的你都会些,然而啥都不精通。

        学得太泛当然有缺点,专业性强的工作基本不招这个专业的。

        但也有优点,就是可以挑很多工作岗位,找到新工作后适应能力很强,因为各方面都有点基础,就算学新的东西也很快能上手。

        拉住缰绳!扯远了……

        九九乘法口诀从战国时期开始就很流行了,到了如今,做账的基本都学过。

        古代的账本,在卓悦看来,唯一的缺点就是用汉字表示数字,影响了计算速度。

        其实阿拉伯数字在元朝时就已经出现了。只是人们习惯了算筹计数,并没有很重视阿拉伯数字。

        卓悦打算还是按照古代的记账方式教春桃他们,只是多加一栏,写上相应的阿拉伯数字,方便计算。

        ·

        卓悦更忙了,上午练习厨艺,下午练字,晚上教三个临时学生做账。

        学生们也很努力,有机会学到可以安身立命的本事,都铆足了劲去学。

        原本卓悦是主人,他们对卓悦已经很尊敬了,如今就差上香供起来了。

        若说以前他们将卓悦看成是衣食父母,如今就是再生的亲父母了。

        他们还是称呼卓悦为姑娘,本是想改口成先生的,又觉得他们的身份不配做卓悦的学生。

        卓悦根本没想过这个问题,现代的老师和学生就是简单的教与学的关系,而她还不是正儿八经的老师,所以她一时也想不起古代的老师和学生,那是如父一般的存在。

        若老师没有后代,学生甚至会给老师养老的。

        她只是觉得几人待她更恭谨了,她觉得这样很好,可以看出几个孩子都是有感恩之心的人。

        看他们如饥似渴的学习,根本不需要敦促,舒心的同时想起现代的两个儿子,回想起当年辅导他们写作业而他们屁股下仿佛长了钉子一般的情形,恨不能回去把他们再抽一顿。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三柱结算法和四柱结算法要学。

        算筹计数法和珠算要学。

        珠算口诀和九九乘法口诀要背。

        阿拉伯数字要学。

        阿拉伯数字的加减乘除也要学。

        至于运用?库房一堆的花茶,把账本拿出来对比,正好清查库存和重新用新的记账方式记账了。

        郭掌柜雷厉风行,和卓悦议定开茶楼分店不过半个月,三家茶楼已经分别在东、西、北城区的主大街上开起来了。

        西城区和北城区的铺子好办,郭掌柜的嫁妆铺子里就有合适的。

        难的是东城区的铺子不好找。

        东城区住的都是达官贵人,多的是有权有势的。能在东城区的主大街开铺子的,无不是背靠大山。

        郭掌柜原本也没想着能顺利开到东大街上,只是到底不甘心,还是起早摸黑去找了。

        巧了,有户商铺主人家是勋贵世家,后代子孙不事经营,铺子总亏本,家里为了维持体面开销又大,如今府里过了个年愈加入不敷出,便打算将这个经营不善的三层铺子卖出去。

        主人家要脸,不想让东城区的人知道自家落魄到要卖铺子了,因此一直低调找买家。

        郭掌柜就这么一头碰上去了,一个有心一个有意,还都不想让别人知道铺子易主了,虽然在价格上有所争执,但机会难得,郭掌柜不想错过,咬牙买下了。

        一方急用钱,一方急开店,一合计,当天就去官府过户好了。

        郭掌柜在开业前约卓悦见面时提过一嘴,卓悦嘴角有些抽搐,东大街的这个店铺,不是为女主准备的吗?

        剧情里安欣开始也问过价,但因为要价过高,她私房钱不够,只能忍痛放弃。

        后来她跟陆景川见面还吐槽了两句。

        一间铺子而已,不过贵些,陆景川回宫后就派人去原价买下了。

        安欣眼见商铺一直没有人接手,又去问了一次,这次接待的人说着急用钱,低价卖给她了。

        安欣接手店铺后,改成了一个酒楼,那是她的第一份产业。

        而如今阴差阳错竟然落到郭掌柜手里,而自己还是她的合伙人。

        最重要的是,这个铺子就是陆景川要经历死劫的地方。

        ·

        三个茶楼分店顺利开业,果然如卓悦说的不愁客源。

        虽说花茶的受众多是女子,但也受一些文人雅客喜爱。

        不久,天气回暖,春雪消融,记账小分队也可以出师了。

        卓悦给他们各自分派了任务。

        冯山南下,盘查理清几个花茶作坊之前的账目,教作坊的负责人使用新的记账方式记账,并做好新一年鲜花采购安排,可看实际情况扩大作坊或保持原规模。

        秋菊负责所有花茶的入库、出库记录,以及几间茶楼每月的分红对账。

        春桃则负责接手原主父亲留下的两个庄子、四个铺子和一间食肆的账目。


  https://www.biqivge.com/book/98981881/2442690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